洋河水库流域土壤与库区沉积物中磷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22
作者
张丽媛 [1 ,2 ]
王圣瑞 [2 ]
储昭升 [2 ]
杨苏文 [2 ]
金相灿 [2 ]
包亮 [1 ]
张福林 [1 ,2 ]
倪兆奎 [1 ,2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 沉积物; 磷形态; 分布特征; 洋河水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应用SMT法研究了洋河水库流域土壤、河道及库区沉积物中总磷(TP)、无机磷(IP)、有机磷(OP)、铁/铝磷(Fe/Al-P)、钙磷(Ca-P)等5种形态,分析了不同区域各形态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洋河水库流域土壤、沉积物中TP、总氮(TN)和有机质(OM)的均值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河道>库区>土壤,其中TP含量变化不大,这说明营养盐不仅通过土壤径流、河道迁移进入库区,而且库区沉积物的释放作用同样明显.库区柱状沉积物有明显的"表层富积"现象,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TP、TN和OM含量逐渐减少,在0~16cm下降趋势明显,16cm以下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库区沉积物主要以表层污染为主.土壤、沉积物中的磷以IP为主,大约占TP的46%~79%之间,且研究区各磷形态中以Ca-P为主,大约占TP的22%~68%,这与库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有关.土壤中TP的增加主要来自于Ca-P,与该地区土壤的地质背景有关,河道沉积物中TP的增加主要来自于Fe/Al-P,即河道受到人类活动污染的影响较大,而库区TP的增加主要来自于OP,说明洋河水库的富营养化与流域的工业、生活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29 / 15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山东省南四湖底泥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 [J].
汪艳雯 ;
岳钦艳 ;
刘庆 ;
李志建 ;
高宝玉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02) :125-129
[2]   东湖沉积物中氮磷形态分布的研究 [J].
孟春红 ;
赵冰 .
环境科学, 2008, (07) :1831-1837
[3]   河道底泥再悬浮状态对磷平衡浓度的影响 [J].
李大鹏 ;
黄勇 ;
李伟光 .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05) :476-480
[4]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沉积物磷形态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J].
金相灿 ;
庞燕 ;
王圣瑞 ;
周小宁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1) :279-285
[5]   洋河水库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J].
蔡金傍 ;
李文奇 ;
刘娜 ;
孙宇 ;
杨金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 (09) :51-54+56
[6]   太湖东北部沉积物理化特征及磷赋存形态研究 [J].
金相灿 ;
孟凡德 ;
姜霞 ;
王晓燕 ;
庞燕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3) :388-394
[7]   三都澳养殖海域沉积物中P的形态分布特征 [J].
吴芳 ;
郭卫东 ;
郑佩如 ;
李超 ;
李猛 ;
吴易达 .
海洋环境科学, 2005, (04) :24-27
[8]   太湖五里湖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分布特征 [J].
李军 ;
刘丛强 ;
王仕禄 ;
朱兆洲 ;
周志华 ;
肖化云 .
矿物学报, 2004, (04) :405-410
[9]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与水相磷的关系 [J].
朱广伟 ;
秦伯强 ;
高光 ;
张路 ;
范成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3) :381-388
[10]   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中磷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J].
高效江 ;
陈振楼 ;
许世远 ;
刘绿叶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6) :71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