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学视角下课程文本理解的边界

被引:16
作者
张家军 [1 ]
杨艺伟 [2 ]
机构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2]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课程文本; 解释学; 文本理解; 边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课程文本理解的边界是课程文本理解活动中各构成要素对课程文本理解的规范性约束,并使其有别于其他形式的文本理解活动。作为一种动态的规范性要求,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无边界约束下的课程文本理解活动容易出现理解秩序混乱、理解过程失真的失序现象。依据课程文本理解的实际境况,借助中外解释学理论,可以构建课程文本理解边界的要素分析模型,并基于此探究课程文本理解的边界。课程文本内容的官方性与思想的完整性构成了课程文本理解的文本边界;作者的意图和写作文本的时间间距构成了课程文本理解的作者边界;标准读者的属性和特定的理解旨趣构成了课程文本理解的读者边界;意义符合性原则和理解现实性原则构成了课程文本理解的规则边界。探寻课程文本理解的边界旨在澄明课程文本理解活动的发生机制,为课程文本意义寻觅一个合适的栖息地。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历史虚无主义阐释观的迷失与阐释的知识图谱重建 [J].
张政文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9) :115-129+206
[2]   教科书话语分析的方法论建构 [J].
王攀峰 .
教育研究, 2019, 40 (05) :51-59
[3]   教师教材理解范式的深度变革 [J].
李广 ;
孙玉红 .
教育研究, 2019, 40 (02) :32-36
[4]   文本在哲学研究中的意义 [J].
张汝伦 .
哲学研究, 2019, (01) :85-94
[5]   关于公共阐释的对话 [J].
张江 ;
哈贝马斯 .
学术月刊, 2018, 50 (05) :5-13
[6]  
融贯式文本解读:内涵、原则与方法[J]. 李敏,张广君.课程.教材.教法. 2018(02)
[7]   “公共阐释”论 [J].
谷鹏飞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8 (01) :139-148
[8]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偏差与回归 [J].
王飞 .
中国教育学刊 , 2017, (11) :69-74
[9]   文本解读的方向偏差、成因分析与出路探寻 [J].
石耀华 .
课程教材.教法., 2017, 37 (11) :40-45
[10]   公共阐释论纲 [J].
张江 .
学术研究, 2017, (06) :1-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