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玉米叶夹角、叶向值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被引:13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士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机构:
[1] 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玉米;
叶夹角;
叶向值;
主基因+多基因;
D O 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2.05.018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讨玉米叶夹角、叶向值的遗传规律,以7873/PH6WC的六世代P1、P2、F1、B1、B2、F2为材料,在春播和夏播环境下,田间分穗上、穗下调查叶夹角和叶向值,对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春播和夏播环境下,穗上叶夹角和穗上叶向值最适模型均为E-1模型,存在2对主基因。穗下叶向值在春播和夏播环境中都符合D-2模型,存在1对主基因。穗下叶夹角在春播环境中符合D-2模型,但在夏播环境中没有检测到主基因,属于多基因遗传模型(即C-0模型)。夏播环境中,穗上叶夹角、叶向值、穗下叶夹角均检测到较高的主基因贡献率。夏播环境中,穗上叶夹角F2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为85.60%,穗上叶向值主基因遗传率在B2和F2世代分别为88.92%、88.69%,穗下叶向值在B2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为82.43%。但春播环境中,只有穗上叶向值在F2世代有较高的主基因遗传率(90.27%)。玉米叶夹角和叶向值存在较大的主基因遗传率,可以采用单交重组或简单回交转育的方法进行遗传改良。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不同时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变化分析
[J].
李妍妍
;
景希强
;
丰光
;
黄长玲
.
玉米科学 ,
2010, (03)
:37-42

李妍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 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

景希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 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

丰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 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

黄长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 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
[2]
玉米株型性状的QTL定位
[J].
徐德林
;
蔡一林
;
吕学高
;
代国丽
;
王国强
;
王久光
;
孙海艳
;
覃鸿妮
.
玉米科学,
2009, (06)
:27-31

徐德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学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王久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孙海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玉米杂交种掖单13号的SSR连锁图谱构建与叶夹角和叶向值的QTL定位与分析
[J].
路明
;
周芳
;
谢传晓
;
李明顺
;
徐云碧
;
Marilyn Warburton
;
张世煌
.
遗传,
2007, (09)
:1131-113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云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中心

Marilyn Warburto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中心

张世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中心
[4]
利用不同群体对玉米株高和叶片夹角的QTL分析
[J].
于永涛
;
张吉民
;
石云素
;
宋燕春
;
王天宇
;
黎裕
.
玉米科学,
2006, (02)
:88-9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吉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燕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王天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10个玉米自交系株型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J].
王国强
;
蔡一林
;
王久光
;
孙海艳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374-377

王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蔡一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王久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孙海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6]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
[J].
盖钧镒
.
遗传,
2005, (01)
:130-136

盖钧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
[7]
玉米几个株型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与穗粒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J].
蔡一林
;
王久光
;
孙海燕
;
王国强
.
作物学报,
2002, (06)
:829-834

蔡一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重庆,重庆,重庆,重庆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重庆,重庆,重庆,重庆

王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重庆,重庆,重庆,重庆
[8]
玉米主要株型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J].
霍仕平
;
晏庆九
;
许明陆
;
张健
.
玉米科学,
2001, (01)
:12-1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晏庆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重庆市万州区

许明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重庆市万州区

张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重庆市万州区
[9]
玉米株型育种亲本选配的遗传规律研究
[J].
王秀全
;
陈光明
;
刘昌明
;
何丹
;
余先驹
;
不详
.
西南农业学报 ,
2000, (01)
:50-54

王秀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中国绵阳

陈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中国绵阳

刘昌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中国绵阳

何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中国绵阳

余先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中国绵阳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中国绵阳
[10]
玉米株型对遗传增益的影响
[J].
张泽民
;
贾长柱
.
遗传,
1997, (02)
:35-38

张泽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农学系

贾长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农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