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变化预测

被引:28
作者
焦世晖
王凌越
刘耕年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全球变暖;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15.112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根据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温度数据和多年冻土分布,模拟2099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与各类多年冻土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地区在年均温升高1.8oC的情况下,大片多年冻土在高原西北部收缩至76.6°E以东,岛状多年冻土在高原东南部大面积消融,高山多年冻土在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地区收缩明显,多年冻土总面积是现代的83.4%;在年均温升高4oC的情况下,大片多年冻土收缩至77.4°E以东,岛状多年冻土中部小范围退缩,高山多年冻土在祁连山地区消融明显,仅在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山脉、祁连山山脉、横断山脉等高海拔山地发育,多年冻土总面积是现代的73%;在年均温升高6oC的情况下,大片多年冻土收缩至78°E,岛状多年冻土仅在中西部发育,高山多年冻土在部分极高山地区零星发育,多年冻土总面积是现代的50.8%。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气候变化下的祁连山地区近40年多年冻土分布变化模拟 [J].
张文杰 ;
程维明 ;
李宝林 ;
仝迟鸣 ;
赵敏 ;
王楠 .
地理研究, 2014, 33 (07) :1275-1284
[2]   卫星遥感监测近3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变化 [J].
万玮 ;
肖鹏峰 ;
冯学智 ;
李晖 ;
马荣华 ;
段洪涛 ;
赵利民 .
科学通报, 2014, 59 (08) :701-714
[3]   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及其对区域水循环和生态条件的影响 [J].
姚檀栋 ;
秦大河 ;
沈永平 ;
赵林 ;
王宁练 ;
鲁安新 .
自然杂志, 2013, 35 (03) :179-186
[4]   青藏公路沿线热喀斯特湖分布特征及其热效应研究 [J].
牛富俊 ;
董晟 ;
林战举 ;
鲁嘉濠 ;
罗京 .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 (06) :695-702
[5]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与工程稳定性 [J].
吴青柏 ;
牛富俊 .
科学通报, 2013, 58 (02) :115-130
[6]   基于MODIS数据的青藏高原气温与增温效应估算 [J].
姚永慧 ;
张百平 .
地理学报, 2013, 68 (01) :95-107
[7]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下水及其变化 [J].
程国栋 ;
金会军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3, 40 (01) :1-11
[8]   英国CRU高分辨率格点资料揭示的近百年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 [J].
任余龙 ;
石彦军 ;
王劲松 ;
张宇 ;
王式功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 (06) :63-68
[9]   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研究进展 [J].
宋辞 ;
裴韬 ;
周成虎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11) :1503-1509
[10]   青藏铁路沿线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的区划评价 [J].
鲁嘉濠 ;
程花 ;
牛富俊 ;
林战举 ;
刘华 .
灾害学, 2012, 27 (04)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