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认罪协商制度的历史嬗变和当代发展

被引:27
作者
李倩
机构
[1] 最高人民检察院天津大学检察理论研究中心
关键词
认罪协商; 二审程序; 上诉权放弃; 法律救济; 程序性义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51.6 []; DD915 [];
学科分类号
0301 ; 03 ;
摘要
通过对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若干上诉判决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德国认罪协商制度下存在大量程序上的非正义,而这种程序上的非正义必须在现行刑事诉讼体系中找到合理的解决路径。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自2015年起的若干最新判决,展示出其基于刑事诉讼法的教义对认罪协商制度作出的新解释。其强化上诉审对认罪协商合法性的审查,颠覆我们对协商性司法简化诉讼程序、提升司法效率的原本认知。在共同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背景下,对我国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的案件而言,上诉权不可协商放弃,法院应在庭审中承担程序性主导义务,二审法院可采"自我拘束观点"适用一审认罪认罚下的自白,同时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的有效行使及被害人实质性地参与认罪认罚全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7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如何从宽:刑事被害人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量刑参与权研究——基于重新审视被害人地位的修正性叙述.[A].胡江洪;杨柳幸;.全国法院第28届学术讨论会.2017,
[2]  
2018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理解与适用.[M].陈卫东.中国法治出版社.2019, 978-7-5093-9875-3
[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解与适用.[M].胡云腾.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
[4]  
Die Absprache im Strafverfahren als rechtsstaatliches Problem.[J]..JuristenZeitung.2011, 6
[5]  
Zur Verletzung des Fair-trial-Grundsatzes bei Absprachen im Strafprozess.[J].Werner Beulke;Sabine Swoboda.JuristenZeitung.2005, 2
[6]   比较法视野下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的上诉权 [J].
孙长永 .
比较法研究, 2019, (03) :37-52
[7]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宪法界限 [J].
韩大元 ;
许瑞超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9, 27 (03) :38-48
[8]   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上诉问题研究 [J].
王洋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9, (02) :114-126+208
[9]   论我国刑事公诉案件中被追诉人的反悔权——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愿性保障机制为中心 [J].
洪浩 ;
方姚 .
政法论丛, 2018, (04) :49-59
[10]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若干程序展开 [J].
叶青 .
法治研究, 2018, (01) :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