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我国刑事公诉案件中被追诉人的反悔权——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愿性保障机制为中心
被引:41
作者
:
洪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洪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姚
机构
:
[1]
武汉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来源
:
政法论丛
|
2018年
/ 04期
关键词
:
反悔权;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自愿性;
保障机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6 ;
摘要
:
关于被追诉人的反悔权,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制度中隐含着反悔权的样态,表明被追诉人反悔权存在着制度的合理性。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的展开,其中庭审程序的反悔严重关涉控辩双方的诉讼利益,需要对被追诉人反悔权理论进行系统地梳理与归纳。同时,我国试点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美国辩诉交易制度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美国以司法判例形式确立了被追诉人反悔权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保障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以避免司法不公的等问题。当前,构建符合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特点的反悔权机制适逢其时。但制度构建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其与域外相关制度的共性,也要注重其差异性;同时还需要确立相关配套机制以保证制度的有效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以诉讼合意为视角
[J].
贾志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院
贾志强
.
政法论坛,
2018,
36
(02)
:171
-184
[2]
认罪认罚案件中法律帮助权实质化问题研究
[J].
王中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中义
;
甘权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甘权仕
.
法律适用,
2018,
(03)
:70
-75
[3]
“认罪契约”的适用限度——“认罪认罚从宽”速载程序试点改革的再思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磊
.
江苏社会科学,
2018,
(01)
:154
-165
[4]
“认假罪”:那些事实无罪的有罪答辩人[J]. John H.Blume,Rebecca K.Helm,郭烁,刘欢.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05)
[5]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闵春雷
.
当代法学,
2017,
31
(04)
:27
-37
[6]
认罪认罚自愿性判断标准及其保障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孔冠颖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7,
25
(01)
:20
-30+171
[7]
“认罪认罚从宽”改革的理论反思——基于刑事速裁程序运行经验的考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
当代法学,
2016,
30
(04)
:3
-13
[8]
我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研究——与美、德刑事案件快速审理程序之比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本森
.
环球法律评论,
2015,
37
(02)
:111
-124
[9]
新刑事诉讼法简易程序实施情况的观察与分析
[J].
李海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
李海玲
.
阴山学刊,
2015,
28
(01)
:92
-99+111
[10]
论美国有罪答辩的撤回理由及对我国的启示
[J].
郭明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法律系
郭明文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04)
:28
-31
←
1
2
→
共 13 条
[1]
论“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以诉讼合意为视角
[J].
贾志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院
贾志强
.
政法论坛,
2018,
36
(02)
:171
-184
[2]
认罪认罚案件中法律帮助权实质化问题研究
[J].
王中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中义
;
甘权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甘权仕
.
法律适用,
2018,
(03)
:70
-75
[3]
“认罪契约”的适用限度——“认罪认罚从宽”速载程序试点改革的再思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磊
.
江苏社会科学,
2018,
(01)
:154
-165
[4]
“认假罪”:那些事实无罪的有罪答辩人[J]. John H.Blume,Rebecca K.Helm,郭烁,刘欢.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05)
[5]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闵春雷
.
当代法学,
2017,
31
(04)
:27
-37
[6]
认罪认罚自愿性判断标准及其保障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孔冠颖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7,
25
(01)
:20
-30+171
[7]
“认罪认罚从宽”改革的理论反思——基于刑事速裁程序运行经验的考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
当代法学,
2016,
30
(04)
:3
-13
[8]
我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研究——与美、德刑事案件快速审理程序之比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本森
.
环球法律评论,
2015,
37
(02)
:111
-124
[9]
新刑事诉讼法简易程序实施情况的观察与分析
[J].
李海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
李海玲
.
阴山学刊,
2015,
28
(01)
:92
-99+111
[10]
论美国有罪答辩的撤回理由及对我国的启示
[J].
郭明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法律系
郭明文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04)
:28
-3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