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编纂论纲

被引:26
作者
钟瑞栋
机构
[1]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法典编纂; 民法制度; 民法价值; 民法精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民法典制度设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决定着民法典编纂的旗帜和方向;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民法典制度设计的灵魂,成为民法典编纂的"骨架"和纲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民法典制度设计的情怀所系、价值所倚、根基所在、目的所归,成为民法典编纂的根本遵循和落脚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友善:民法典的基本价值取向.[N].王雷;.光明日报.2015,
[2]   论私法意义上的容忍义务 [J].
胡杰 .
江海学刊, 2015, (02) :131-138
[3]   情谊行为、法外空间与民法对现实生活的介入 [J].
王雷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4, 32 (06) :42-51
[4]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的价值准则 [J].
沈壮海 .
湖北社会科学, 2014, (10) :177-180
[5]   民法容忍义务哲学意蕴考 [J].
秦伟 ;
杨琳 .
文史哲, 2013, (06) :153-160+165
[6]   民法的人文关怀 [J].
王利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4) :149-165+223
[7]   论民法与政治文明的逻辑关联 [J].
盛鹏 .
理论界, 2006, (06) :37-39
[8]   民法精神及其民主意义 [J].
周红格 .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5) :14-18
[9]  
民法总论.[M].梁慧星.法律出版社.2017,
[10]  
民法总论.[M].柳经纬; 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