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铜钵庙组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张新涛
[1
]
刘立
[2
]
魏文艳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铜钵庙组;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8.01.004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铜钵庙组发育一套火山碎屑岩类、火山-沉积岩类和少量的陆源碎屑岩岩石组合。其中,火山碎屑岩类、火山-沉积岩类成岩作用受火山碎屑物质控制作用明显。典型的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溶解作用等。成岩阶段属中成岩A期。通过孔隙演化研究发现,压实作用是该区原始孔隙损失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胶结作用。早期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共损失83%以上的原生孔隙,晚期岩屑溶蚀和长石溶蚀作用增加6.53%的孔隙度,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的物性特征。此外,不同岩石类型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孔隙的影响差异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2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