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铜钵庙组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张新涛 [1 ]
刘立 [2 ]
魏文艳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铜钵庙组;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8.01.004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铜钵庙组发育一套火山碎屑岩类、火山-沉积岩类和少量的陆源碎屑岩岩石组合。其中,火山碎屑岩类、火山-沉积岩类成岩作用受火山碎屑物质控制作用明显。典型的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溶解作用等。成岩阶段属中成岩A期。通过孔隙演化研究发现,压实作用是该区原始孔隙损失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胶结作用。早期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共损失83%以上的原生孔隙,晚期岩屑溶蚀和长石溶蚀作用增加6.53%的孔隙度,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的物性特征。此外,不同岩石类型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孔隙的影响差异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布达特群热流体活动及其对火山碎屑岩的改造作用——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为例 [J].
李春柏 ;
张新涛 ;
刘立 ;
任延广 ;
孟鹏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2) :221-226
[2]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三叠纪布达特群—早白垩世大磨拐河组储层孔隙纵向分布特征 [J].
王前平 ;
刘立 ;
张新涛 ;
于笠 .
世界地质, 2005, (03) :225-229
[3]   海拉尔盆地热演化史研究 [J].
陈守田 ;
刘招君 ;
于洪金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1) :85-88+92
[4]   火山碎屑岩分类评述及火山沉积学研究展望 [J].
孙善平 ;
刘永顺 ;
钟蓉 ;
白志达 ;
李家振 ;
魏海泉 ;
朱勤文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1, (03) :313-317+328
[5]   海拉尔盆地碎屑储集岩成岩变化与孔隙演化关系 [J].
朱平,王成善 .
矿物岩石, 1995, (02) :41-46
[6]   国内外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命名历史及现状 [J].
孙善平 ;
李家振 ;
朱勤文 ;
魏海泉 .
地球科学, 1987, (06) :57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