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栖息地状态下物种竞争模式及模拟研究与应用

被引:8
作者
梁仁君
林振山
陈玲玲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栖息地; 物种竞争; 迁移扩散能力; 竞争能力; 模型与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5 [生物群落学与种群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物种竞争是影响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生态过程之一。而物种在受人类影响出现不同程度毁坏的栖息地上的演化又是非常复杂的,因此研究物种演化对栖息地毁坏的响应是非常必要的。在Tilman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竞争系数引入集合种群动力模式,建立了多物种集合种群竞争共存的数学模型,并对5-物种集合种群在不同栖息地状态下的竞争动态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结构的群落(q值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排斥作用强度不同,优势物种明显的群落,物种之间的排斥强度大;(2)随着栖息地毁坏程度的增加,对优势物种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小,而对弱势物种的负面影响逐渐增加;(3)随着栖息地恢复幅度的增加,优势物种和弱势物种之间的竞争越强烈,优势物种受到的竞争排斥加大,而弱势物种逐渐变强,出现了强者变弱、弱者变强的格局;(4)物种竞争排斥与共存受迁移扩散能力和竞争能力影响很大,竞争共存的条件是其竞争能力与扩散能力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5)竞争共存的物种的强弱序列发生了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308 / 33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人类周期性活动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及其预测 [J].
刘会玉 ;
林振山 ;
张明阳 .
生态学报, 2005, (07) :1635-1641
[2]   基于栖息地恢复对群落不同种群演化影响的模拟 [J].
谢正磊 ;
林振山 ;
齐相贞 ;
管卫华 .
生态学报, 2005, (06) :1397-1403
[3]   人类活动影响下具有Allee效应的非自治种群演化模式的研制及其应用——以丹顶鹤为例 [J].
林振山 ;
刘会玉 ;
刘红玉 .
生态学报, 2005, (05) :945-951+1233
[4]   物种演化对人类活动作用下不同性质栖息地毁坏的响应 [J].
刘会玉 ;
林振山 ;
张明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3) :329-335
[5]   互花米草与海三棱藨草的生长特征和相对竞争能力 [J].
陈中义 ;
李博 ;
陈家宽 .
生物多样性, 2005, (02) :130-136
[6]   玛曲高寒草甸湿地植物构成及其集合种群群落的多样性维持机理(英文) [J].
李自珍 ;
惠苍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3) :397-403
[7]   集合种群的理论框架与应用研究进展 [J].
惠苍 ;
李自珍 ;
韩晓卓 ;
张锋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3) :551-557
[8]   物种灭绝的若干种可能的序 [J].
林振山 ;
LI Larry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 (06) :651-654
[9]   干旱荒漠区人工植物群落演替模式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 [J].
徐彩琳 ;
李自珍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451-1456
[10]   集合种群强物种种群的演化特性 [J].
林振山 ;
Larry Li .
生态学报, 2003, (09) :1731-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