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质滤膜测量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和化学组分的适用性——以安德森分级采样器为例

被引:21
作者
田世丽
潘月鹏
刘子锐
王跃思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分级采样; 滤膜选择; 恒温恒湿; 干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X851 [大气监测仪器设备];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0804 ;
摘要
为提高不同粒径段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及化学组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使用惯性撞击式采样器对北京、千烟洲和鼎湖山3个站点的大气颗粒物分9个粒径段进行了采集,从质量浓度偏差和化学组成的角度进行了方法学探讨.结果表明,在恒温25℃、恒湿50%平衡条件下,称量石英材质的采样膜获得的PM2.1质量浓度相对于TEOM在线PM2.5观测结果的正偏差为20%左右,正偏差诱因是环境空气相对湿度过高.干燥(10%湿度,25℃)微环境平衡处理方法有利于采样后膜片中H2O析出,使得上述正偏差降低至8%.通过条件实验,确定了石英膜采样前后在干燥器中放置72h平衡后称重、差减获得各级质量浓度的方法,可将偏差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基于这种方法获得的PM2.1质量浓度与TEOM在线PM2.5观测结果呈显著线性相关(R2=0.89,P<0.05).为达到通过化学成分重构质量浓度的需求,建立了同步使用石英膜采集样品并用于水溶性成分、有机碳和元素碳含量分析,而使用纤维素膜采样后用于金属元素分析的方案.应用上述方案对样品进行了全化学分析,对PM2.1质量进行了重构,重构获得的质量浓度与称重获得PM2.1质量浓度也呈显著线性相关(R2=0.89,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817 / 8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不同采样膜对PM2.5质量浓度测定影响研究 [J].
孟晓艳 ;
杜丽 ;
王晓彦 ;
李钢 ;
齐炜红 ;
赵熠琳 ;
李健军 ;
王瑞斌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 38 (05) :22-25
[2]   北京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粒径分布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 [J].
郎凤玲 ;
闫伟奇 ;
张泉 ;
曹军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07) :1153-1159
[3]   天津市典型城区大气碳质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和来源 [J].
程萌田 ;
金鑫 ;
温天雪 ;
樊晓燕 ;
王辉 ;
王跃思 .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02) :115-121
[4]   不同采样膜对大气颗粒物酸性测定影响的研究 [J].
李黎 ;
银仁莉 ;
余海洋 ;
赵敏 ;
伏绍淼 ;
敬子卉 ;
陈亚豪 ;
邓仕槐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9) :2210-2215
[5]  
京津冀典型城市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同步观测研究[J]. 孙颖,潘月鹏,李杏茹,朱若华,王跃思.环境科学. 2011(09)
[6]   杭州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及组分的粒径分布 [J].
范雪波 ;
刘卫 ;
王广华 ;
林俊 ;
伏晴艳 ;
高松 ;
李燕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1) :13-18
[7]  
区域大气颗粒物干沉降采集及金属元素分析方法[J]. 潘月鹏,王跃思,杨勇杰,吴丹,辛金元,樊文雁.环境科学. 2010(03)
[8]   广州地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 [J].
崔明明 ;
王雪松 ;
苏杭 ;
张远航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459-466
[9]   武汉市科教区冬春季气溶胶的元素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J].
赵锦慧 ;
王丹 ;
舒进兵 ;
李海波 ;
李兆华 ;
李杨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2) :117-121
[10]   大气颗粒物采样膜本底值的研究 [J].
朱光华 .
过程工程学报, 2006, 6(S2) (S2)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