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70份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群分析

被引:37
作者
杨文鹏 [1 ,2 ]
关琦 [3 ]
杨留启 [1 ]
王伟 [1 ]
张文龙 [4 ]
祝云芳 [1 ]
潘敏娜 [1 ]
沈建华 [1 ]
赵致 [3 ]
机构
[1]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3] 贵州大学农学院
[4] 贵州省种子总站
关键词
自交系;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杂种优势群; 玉米;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11.02.015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251个SSR标记中筛选出均匀分布在玉米基因组上的88个SSR标记,用以分析评价贵州省2000年以来47个审定品种的70份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样性。SSR标记检测的结果:88个标记共检测出466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可检测等位基因2~18个,平均为5.31个;每个标记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为0.213~0.965,平均为0.586,这表明贵州玉米自交系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POPTREE聚类分析结果:70份自交系分为Ⅰ、Ⅱ和Ⅲ类群。Ⅰ类群含8个自交系,以瑞德和兰卡斯特等温带种质为主。Ⅱ类群有11个自交系,以PN78599、瑞德和兰卡斯特等温带种质为主。Ⅲ类群拥有51个自交系,可分为A和B 2个亚群,B亚群还可再分为B1和B2 2个次亚群,A亚群中的10个系以我国地方温带种质为主,B1次亚群中的19个系以贵州地方亚热带种质为主,B2次亚群中的22个系以泰国苏湾热带种质为主。杂种优势利用分析的结果表明,贵州近些年在玉米育种中,主要是利用贵州地方亚热带种质和泰国苏湾热带种质2个杂种优势群,这与其多态位点百分率较高有关,与其群内SSR位点的平均等位数较多有关。贵州玉米育种利用的种质类型较少,有必要加强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与创新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36个贵州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分析 [J].
邱红波 ;
叶雨胜 ;
戴保威 ;
彭忠华 .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37 (12) :5-8+11
[2]   利用SSR标记研究不同来源的同名玉米骨干自交系的遗传同一性和遗传差异 [J].
许洛 ;
刘颖慧 ;
石云素 ;
宋燕春 ;
王天宇 ;
黎裕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 10 (01) :32-36
[3]   枳属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与近缘属植物亲缘关系的SSR和cpSSR分析 [J].
龚桂芝 ;
洪棋斌 ;
彭祝春 ;
江东 ;
向素琼 .
园艺学报, 2008, 35 (12) :1742-1750
[4]   贵州常用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分析 [J].
聂琼 ;
徐如宏 ;
柏光晓 .
玉米科学, 2008, (05) :11-15
[5]   云南和贵州玉米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J].
姚启伦 ;
杨克诚 ;
潘光堂 ;
荣廷昭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408-414
[6]   四川及重庆玉米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J].
姚启伦 ;
许江 ;
许冬梅 ;
陈秀娟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6-12
[7]   利用SSR标记研究85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J].
孙友位 ;
李明顺 ;
张德贵 ;
肖木辑 ;
谢振江 ;
李新海 ;
谢传晓 ;
郝转芳 ;
张世煌 .
玉米科学, 2007, (06) :19-26
[8]   推测187份玉米自交系基因组血统与分子亲缘关系(英文) [J].
谢传晓 ;
张世煌 ;
李明顺 ;
李新海 ;
郝转芳 ;
白丽 ;
张德贵 ;
梁业红 .
遗传学报, 2007, (08) :738-748
[9]   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 [J].
陈泽辉 .
贵州农业科学, 2007, (03) :122-127
[10]   玉米种质改良与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J].
张世煌 ;
田清震 ;
李新海 ;
李明顺 ;
谢传晓 .
玉米科学, 2006,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