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集约用地评价框架设计

被引:18
作者
韩晓宇
吴群琪
机构
[1]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公路建设; 集约用地; 评价框架; 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42 [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为了缓解公路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分析了公路建设集约用地的概念与内涵,研究了公路建设集约用地评价的性质、目的及指标选取原则,提出了公路建设集约用地评价框架。分析结果表明:评价框架指标选取的原则包括系统性、前瞻性、动态性、特殊性、可操作性与规范性,评价框架设计的要求为公路用地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率、公平性与协调性,评价框架设计思路为公路建设用地结构合理化、用地功能最优化与用地综合效益最大化,这样才能促进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土地经济学.[M].毕宝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土地经济学.[M].王克强;王洪卫;刘红梅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  
土地经济学原理.[M].[美]伊利(R·T· Ely);[美]莫尔豪斯(E·W· Morehouse) 著;滕维藻 译.商务印书馆.1982,
[4]  
马克思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5,
[5]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J].
丁林可 ;
田燕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05) :18-21
[6]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区域综合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 [J].
许素 ;
周勇 ;
郧文聚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2) :6907-6909
[7]   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为例 [J].
邵晓梅 ;
王静 ;
许月卿 ;
毛群谊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3) :100-104
[8]   公路建设项目效用评价体系与方法 [J].
王升 ;
吴群琪 .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76-79+106
[9]   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王业侨 .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03) :24-31
[1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黎一畅 ;
周寅康 ;
吴林 ;
金晓斌 ;
王丽萍 ;
胡静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30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