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颈动脉分叉处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6
作者
戴伟英
靳松
田超
闫世鑫
机构
[1] 天津环湖医院神经放射科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粥样硬化斑块;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16.2 [心脏血管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价值,并与当前血管成像的金标准DSA进行比较。方法对40例病人(80个颈动脉)进行了CTA和DSA检查,两项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1周,并将CTA与DSA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出两者之间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CTA对轻度(狭窄程度:0~29%)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闭塞显示得非常好,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接近100%。在明确经DSA测量狭窄程度>50%的狭窄时,CTA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91%。CTA在鉴别狭窄程度为50%~69%或70%~99%时的特异度高,而敏感度较低,分别为65%和73%。CTA同时可以检出DSA不能发现的所有类型的斑块。结论64层CTA在显示颈内动脉狭窄方面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可发现与颈动脉狭窄相关的溃疡,而DSA只能显示狭窄。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27+541 +5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J].
李毓萍 ;
刘颖萍 ;
何秉贤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03) :236-237
[2]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J].
程晓青 ;
左长京 ;
田建明 ;
吕桃珍 ;
郝强 ;
邵成伟 .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 (02) :113-116
[3]   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相关因素分析 [J].
王根发 ;
朱红莲 ;
潘志红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02) :119-121
[4]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狭窄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J].
王妍焱 ;
吴国庚 ;
刘加春 ;
翟乐乐 ;
李大军 ;
张征 ;
杨重庆 ;
谭晔 ;
周诚 ;
韦嘉瑚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 (03) :195-201
[5]   64层CT血管造影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及内膜切除术或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的价值 [J].
高艳 ;
李坤成 ;
杜祥颖 ;
杨延辉 ;
刘佳宾 ;
刘建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09) :948-952
[6]   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J].
周建军 ;
周康荣 ;
陈祖望 ;
王建华 ;
曾蒙苏 ;
严福华 ;
陈刚 ;
张利军 ;
陈锦 ;
缪熙音 .
放射学实践 , 2006, (04) :336-339
[7]   64排螺旋CT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分析 [J].
高勇安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5, (11) :492-498
[8]   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评价 [J].
焦力群 ;
凌锋 ;
缪中荣 ;
张鸿祺 ;
吉讯明 ;
董白晶 ;
宋庆斌 ;
张洋 .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5, (02) :117-119
[9]   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J].
王金龙 ;
凌锋 ;
李慎茂 ;
宋庆斌 ;
黄居义 ;
王玉林 ;
吴婷夏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 (01) :112-114
[10]  
Automatic vessel extraction by patient motion correction and bone removal in brain CT angiography[J] . Helen Hong,Ho Lee,Yeong Gil Shin.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