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尘暴和非尘暴天气大气花粉特征及其环境意义——以北京地区为例

被引:11
作者
王赞红
许清海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北京; 尘暴; 非尘暴; 大气花粉; 古土壤; 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通过2001~2003年取得的尘暴和非尘暴天气大气花粉的对比研究,发现两类天气条件下大气花粉组合虽都以北京地区木本植物花粉为主,但尘暴天气样品中草本植物花粉数量有较多增加。根据尘暴活动和北京地区物候分析,推测这些草本植物花粉来自尘暴源区和路径区的表土沉积。基于上述认识,进一步对风成黄土古土壤层的花粉进行探讨,认为古土壤中草本植物花粉和木本植物花粉是同期沉积的,其木本植物花粉数量比较少可能是尘暴降尘导致草本植物花粉数增多所致。通过现代尘暴、非尘暴天气大气花粉特征的研究,对正确认识过去风成黄土和古土壤层中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的孢粉组合特征提出了新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262 / 2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第四纪黄土剖面多元古土壤形成发育信息的揭示 [J].
唐克丽 ;
贺秀斌 .
土壤学报, 2002, (05) :609-617
[12]   黄土高原南部全新世土壤微结构形成机理探讨 [J].
庞奖励 ;
黄春长 ;
陈宝群 .
地理研究, 2002, (04) :487-494
[13]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的草原植被景观:来自分子化石的证据 [J].
谢树成 ;
王志远 ;
王红梅 ;
陈发虎 ;
安成邦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1) :28-35
[14]   北京城区空气中花粉含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初探 [J].
何海娟 ;
张德山 ;
乔秉善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1, (S2) :36-38
[15]   中国黄土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一次事实与故事相结合的讨论 [J].
刘东生 ;
孙继敏 ;
吴文祥 .
第四纪研究, 2001, (03) :185-207
[16]   从古土壤看北京环境变迁 [J].
陈焕伟 .
土壤学报, 2000, (03) :306-315
[17]   全新世高温期气候不稳定性记录 [J].
陈云 ;
李铮华 ;
赵景波 ;
张俊牌 ;
贾艳琨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3) :100-106
[18]   渭南黄土沉积中十五万年来的古土壤及其形成时的古环境 [J].
郭正堂,刘东生,安芷生 .
第四纪研究, 1994, (03) :256-269
[19]   北京地区一次尘暴过程的来源 [J].
曲绍厚 ;
李玉英 ;
周明煜 ;
杨绍晋 ;
钱琴芳 .
环境科学学报, 1984, (01) :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