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与经济重心空间耦合演化及机制探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13
作者
吴连霞 [1 ]
赵媛 [2 ,3 ]
吴开亚 [1 ]
管卫华 [3 ]
机构
[1] 复旦大学人口与政策发展研究中心
[2]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3]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空间耦合; 人口结构; 经济; 演变; 重心轨迹; 形成机制; 江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1407 ; 0202 ; 020202 ;
摘要
伴随快速城镇化、经济社会转型、人口流动频繁以及人口结构转变成为中国及江苏省的挑战,人口结构与经济的耦合发展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利用第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建立人口结构与经济的耦合模型,采取标准差椭圆模型与重心模型、空间重叠性和变动一致性等方法,对江苏省人口结构与经济耦合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与其形成机制进行探析。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1990-2010年,江苏省人口结构与经济的耦合度下降,从较高关联为主转向中等关联为主。耦合类型由低水平型为主转变为拮抗型向磨合型过渡的阶段。经济发展阶段提高,将促进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类型不断升级。(2)耦合度标准差椭圆居于江苏省苏中地区的中部,空间上趋向集聚,在西北-东南方向上呈极化趋势。耦合度重心大致位于江都市东部与泰兴市西北部。耦合度重心先向东南转移,后向西北转移,其中南北偏移量最大。(3)经济对耦合度重心空间格局的影响一直最大,人口产业结构仅次于经济发展,二者均是对耦合度最重要的内生驱动力。江苏省各驱动力因子南北差异较大而产生的区域发展势能差,推动各指标重心向均衡点不断移动与跃迁,这是导致人口结构与经济耦合发展空间差异的本质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江苏省人口—经济耦合与经济发展阶段关联分析 [J].
吴连霞 ;
赵媛 ;
管卫华 ;
王玉娟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6, (01) :57-63
[2]   中国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城市化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分析 [J].
蒋晓娟 ;
王月菊 ;
陈兴鹏 ;
张子龙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3 (05) :63-71
[3]   武汉城市圈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研究 [J].
李细归 ;
吴清 ;
廖天 .
统计与决策, 2015, (12) :136-140
[4]   上海市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J].
曹瑞瑞 ;
蒋震 .
统计与决策, 2015, (12) :134-136
[5]   中国区域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时空特征分析 [J].
付云鹏 ;
马树才 .
管理现代化, 2015, 35 (03) :31-33
[6]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J].
王宏卫 ;
刘勤 ;
柴春梅 ;
赵喆 .
生态经济, 2015, 31 (03) :78-83
[7]   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耦合协调性分析 [J].
杜忠潮 ;
黄波 ;
陈佳丽 .
干旱区地理, 2015, 38 (01) :135-147
[8]   吐鲁番地区人口-经济-生态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J].
党建华 ;
瓦哈甫哈力克 ;
张玉萍 ;
邓宝山 ;
麦尔哈巴麦提尼亚孜 .
中国沙漠, 2015, 35 (01) :260-266
[9]   江西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研究 [J].
吴连霞 ;
赵媛 ;
马定国 ;
管卫华 .
地理科学, 2015, 35 (06) :742-748
[10]   中国省域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演进 [J].
逯进 ;
郭志仪 .
人口研究, 2014, 38 (06) :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