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分析

被引:11
作者
丁生喜 [1 ]
王晓鹏 [2 ]
机构
[1]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2] 青海师范大学数学系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 动态评价; 协调度分析; 发展对策建议; 绿州生态农牧业;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6.03.139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依托农业现代化开发柴达木盆地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是支撑和促进柴达木盆地新型城镇化、提高人口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必然选择。在实地调研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并计算西部大开发以来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与协调程度。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呈显著正相关,2000—2005年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于城镇化水平,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制约城镇化发展;2006—2012年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明显促进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明显改善。最后,分析并提出柴达木盆地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503 / 50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J].
张勇民 ;
梁世夫 ;
郭超然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10) :87-94+111
[2]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J].
曹俊杰 ;
刘丽娟 .
经济纵横, 2014, (10) :12-15
[3]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度 [J].
徐维祥 ;
舒季君 ;
唐根年 .
经济地理, 2014, (09) :1-6
[4]   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效应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J].
王琴梅 ;
杨军鸽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3 (05) :140-147
[5]   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J].
甘佩娟 ;
丁生喜 ;
霍海勇 ;
李仁帅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 (03) :59-65
[6]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 [J].
龙冬平 ;
李同昇 ;
苗园园 ;
于正松 .
地理学报, 2014, 69 (02) :213-226
[7]   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 [J].
曾福生 ;
高鸣 .
中国农村经济, 2013, (01) :24-39
[8]   论柴达木盆地的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方式 [J].
杨明洪 .
民族学刊, 2013, 4 (01) :12-16+98
[9]   浅议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与治理 [J].
唐玉萍 .
青海草业, 2012, 21 (Z1) (Z1) :28-30
[10]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发展研究 [J].
杨爱君 .
学术论坛, 2012, 35 (06) :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