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油田四区齐古组储层特征与评价

被引:9
作者
杨凤祥
吴月风
高祥录
何云生
机构
[1]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克拉玛依; 聚类分析;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克拉玛依油田四2区齐古组主要为冲积扇沉积,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碎屑成分中杂基、胶结物含量较高,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孔隙类型主要为剩余粒间孔、原生粒间孔和粒内溶孔;储层成岩作用相对较弱,碳酸盐析出是原生孔隙降低的重要因素。喉道以弯片状—片状组合类型为主,可分为4种孔喉类型:粗孔粗喉型、粗孔中喉型、中孔细喉型和细孔细喉型。储层物性为中孔—中渗类型,连通性较好。采用贝叶斯判别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方法对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G22、G23、G33小层中I、II类储层占较大比例,G32小层中IV类储层比例较大,综合分析认为,G22、G23、G33是有利的勘探目的层。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203 +203-2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柴北缘南八仙油田储层特征与综合评价 [J].
姜福杰 ;
武丽 ;
李霞 ;
马中振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01) :41-45
[2]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J].
朱筱敏 ;
张义娜 ;
杨俊生 ;
李德江 ;
张年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2) :244-251
[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展布与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J].
祁利祺 ;
鲍志东 ;
吴博然 ;
李维锋 ;
元立川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2) :261-267
[4]   基于岩性划分的渗透率预测模型研究 [J].
陈德元 ;
谭成仟 ;
徐振永 ;
苏超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7, (02) :158-161
[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扇体形成演化与扇体油气藏勘探 [J].
蔚远江 ;
李德生 ;
胡素云 ;
雷振宇 ;
何登发 .
地球学报, 2007, (01) :62-71
[6]   Q型主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在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新近系砂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J].
吕红华 ;
任明达 ;
柳金诚 ;
李有利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740-745
[7]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与扇体形成和分布 [J].
雷振宇 ;
鲁兵 ;
蔚远江 ;
张立平 ;
石昕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1) :86-91
[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扇体形成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J].
雷振宇 ;
卞德智 ;
杜社宽 ;
蔚远江 ;
马辉树 .
石油学报, 2005, (01) :8-12
[9]   用于数值分类的聚类分析 [J].
么枕生 .
海洋湖沼通报, 1994, (02) :1-12
[10]   准噶尔盆地晚古生代—新生代岩相古地理 [J].
雍天寿 .
新疆石油地质, 1987, (02) :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