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罪未成年人强制亲职教育制度构建

被引:28
作者
王贞会 [1 ,2 ]
范琳 [3 ]
机构
[1] 国家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2]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3]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涉罪未成年人; 强制亲职教育; 犯罪预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5 [青少年];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发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具有一定关联。对于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通过强制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接受一定时限亲职教育,有助于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预防未成年人再次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促使涉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弥补现行法律关于监护干预措施的不足。应当明确强制亲职教育的主体、对象、法律依据、执行、结果反馈与监督等制度性因素,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有效衔接,落实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微信群里聊亲子沟通.[N].傅鉴;韩婷;向静;.检察日报.2016,
[2]  
未成年人犯罪与少年司法制度创新.[M].李玫瑾;靳高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精解.[M].宋英辉;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4]   英国少年犯罪父母责任之立法考察与借鉴 [J].
刘承涛 ;
梅文娟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6, (02) :29-36
[5]   以强制性亲职教育问责教养失职监护人——罪错未成年人监护人法律责任探究 [J].
游涛 ;
张莹 .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5, (01) :71-79
[7]   2013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下) [J].
路琦 ;
董泽史 ;
姚东 ;
胡发清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4, (04) :23-36
[9]   2013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上) [J].
路琦 ;
董泽史 ;
姚东 ;
胡发清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4, (03) :29-42
[10]   未成年人的心理疏远及其防范 [J].
陈和华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9, (04)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