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锋天气过程大气边界层特征与颗粒物污染

被引:6
作者
冯鑫媛 [1 ]
王式功 [2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冷锋; 颗粒物; 大气污染; 边界层结构; 湍流输送; 形成机制; 兰州;
D O I
10.13866/j.azr.2014.04.01
中图分类号
P441 [气团和锋];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70602 ;
摘要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边界层铁塔梯度观测、湍流观测和PM10浓度资料,分析一次典型冷锋天气过程兰州大气边界层结构和湍流输送特征及其与PM10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冷锋过境前边界层有逆温层出现。随着锋面过境,逆温层完全被破坏、消失,混合层迅速发展,边界层低层温度和湿度垂直梯度变得很小,风速垂直梯度则明显增大;PM10浓度先升后降。冷锋过境时垂直湍流输送强烈,经向和纬向动量均向下输送。动量下传使地表尘沙大量扬起,造成冷锋过境初期颗粒物浓度骤升。
引用
收藏
页码:585 / 5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乌鲁木齐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离子化学组分及影响因素 [J].
刘新春 ;
钟玉婷 ;
何清 ;
杨浩 .
干旱区研究, 2012, 29 (04) :713-720
[2]   China [J].
Shelepov, Andrei .
VESTNIK MEZHDUNARODNYKH ORGANIZATSII-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 RESEARCH JOURNAL, 2012, 7 (04) :97-108
[3]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计量模型研究 [J].
魏疆 ;
王国华 ;
任泉 ;
刘志辉 .
干旱区研究, 2011, 28 (05) :896-900
[4]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 Pollutants and Inversion in the ABL over the City of Lanzhou[J]. 张强,李宏宇.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1(04)
[5]   乌鲁木齐冬季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J].
杨静 ;
武疆艳 ;
李霞 ;
彭成海 ;
王中伟 .
干旱区研究, 2011, (04) :717-723
[6]   乌鲁木齐大气最大混合层厚度变化的环境响应 [J].
赵克明 ;
李霞 ;
杨静 .
干旱区研究, 2011, 28 (03) :509-513
[7]   西安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邵天杰 ;
赵景波 .
干旱区研究, 2008, (05) :723-728
[8]   冷锋天气系统对天津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J].
边玮乐 .
天津科技, 2007, (05) :42-44
[9]   山谷城市大气边界层结构及输送能力 [J].
张强 ;
吕世华 ;
张广庶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04) :346-353
[10]   兰州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局地气候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张强 .
兰州大学学报, 2003, (01) :9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