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部吉隆盆地中新世-早更新世孢粉组合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1
作者
徐亚东 [1 ,2 ]
张克信 [1 ,2 ]
王国灿 [2 ,3 ]
向树元 [2 ]
江尚松 [2 ]
陈奋宁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4]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吉隆盆地; 孢粉组合; 古气候变化; 新近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吉隆盆地为高喜马拉雅中新世晚期约10Ma时期形成的一个南北向断陷盆地,其东侧为同沉积正断层,沃马剖面位于盆地沉降中心的东南部.在该剖面下部新发现一套中新世巨厚砾岩层(旦增竹康组).通过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得出吉隆盆地控盆断裂早期活动时间为13.4±1.9Ma,源区12~11Ma发生构造热事件,据此推算出吉隆盆地初始裂陷后开始沉积的底界年龄约为10Ma.综合前人在吉隆盆地得出的7.20~1.67Ma古地磁测年值,可得出吉隆盆地旦增竹康组年龄为10.0~7.4Ma,沃马组年龄为7.40~1.67Ma.根据孢粉组合带和孢粉组合反映的植物类型和古环境变化,沿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带和9个孢粉组合及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吉隆地区古气候变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1)组合带Ⅰ和孢粉组合1~2,为温暖偏干环境的常绿与落叶针阔叶混交林,地层对比时代为晚中新世(10.0~7.0Ma);(2)组合带Ⅱ和孢粉组合3~7,为寒冷干旱环境的落叶针叶林,期间存在一次暖湿气候的波动,地层对比时代为晚中新世晚期-早上新世(7.0~3.3Ma);(3)组合带Ⅲ和孢粉组合8~9,为温凉偏干的气候下生长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构成的针阔叶混交林,地层对比时代为晚上新世(3.30~1.67Ma).
引用
收藏
页码:759 / 77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Evidence for Tibetan Plateau Uplift in Qaidam Basin before Eocene–Oligocene Boundary and Its Climatic Implications[J]. 裴军令,孙知明,王喜生,赵越,葛肖虹,郭新转,李海兵,司家亮.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09(02)
[2]   吉隆盆地构造、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J].
王德朝 ;
张进江 ;
杨雄英 ;
戚国伟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1) :79-89
[3]  
Cenozoic sedimentary records and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of differential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J]. ZHANG KeXin1,2, WANG GuoCan2,3, CAO Kai2,3, LIU Chao2,3, XIANG ShuYuan3, HONG HanLie3, KOU XiaoHu1,3, XU YaDong1,3, CHEN FenNing1,3, MENG YanNing2,3 & CHEN RuiMing2,3 1 Key Laboratory of Bi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
[4]   喜马拉雅山脉新生代差异隆升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 [J].
刘超 ;
王国灿 ;
王岸 ;
王鹏 ;
任春玲 .
地学前缘, 2007, (06) :273-281
[5]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隆升与沉积盆地分布耦合 [J].
张克信 ;
王国灿 ;
陈奋宁 ;
徐亚东 ;
骆满生 ;
向树元 ;
寇晓虎 ;
赵来时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5) :583-597
[6]   西藏吉隆盆地新近纪孢粉组合及古地理研究 [J].
孙黎明 ;
阎同生 ;
唐桂英 ;
丁小燕 ;
王瑞君 ;
田立富 .
中国地质, 2007, (01) :49-54
[7]   西藏札达盆地古格剖面孢粉记录及其反映的古环境信息 [J].
余佳 ;
罗鹏 ;
韩建恩 ;
孟庆伟 ;
吕荣平 ;
孟宪刚 ;
朱大岗 ;
邵兆刚 .
中国地质, 2007, (01) :55-60
[8]   西藏札达盆地托林剖面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J].
吕荣平 ;
罗鹏 ;
韩建恩 ;
余佳 ;
孟庆伟 ;
邵兆刚 ;
朱大岗 ;
孟宪刚 .
地质通报, 2006, (12) :1475-1480
[9]   喀喇昆仑断裂的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 [J].
李海兵 ;
Franck Valli ;
许志琴 ;
杨经绥 ;
Paul Tapponnier ;
Robin Lacassin ;
陈松永 ;
戚学祥 ;
MarieLuce Chevalier .
中国地质, 2006, (02) :239-255
[10]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香孜剖面孢粉分析 [J].
韩建恩 ;
余佳 ;
孟庆伟 ;
吕荣平 ;
朱大岗 ;
孟宪刚 ;
邵兆刚 .
地质力学学报, 2005, (04) :3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