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师平等对话的可能性思考

被引:11
作者
唐松林
机构
[1]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农村教师; 问题症结; 方法取向; 平等;
D O I
10.13445/j.cnki.t.e.r.2007.05.002
中图分类号
G635.1 [教师、班主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城乡教师难以平等对话,在于农村教师发展面临两个问题症结:即不合格教师出不去和效用偏低。其原因主要是"吃皇粮"的用人制度使农村教师发展缺乏"退出机制",导致了农村教师新陈代谢速度缓慢;农村教师虽然身在农村却背离农村,使自身的特殊价值无法彰显;农村教师的"民教民型"发展形态,使自己一直远离教师专业化。学术标准的方法取向把城乡教师为这没有差别的存在,结果农村教师不得不"削足适履",长期处于追赶城市教师的艰苦旅程中。社会效用的方法取向寻求农村教师的特殊价值与公共责任,引发农村教师发展多样性及发展模式的深层次变革,使城乡教师平等对话具有可能。其途径是:必须深刻认识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的特殊性,重视农村教师的公共性质和社会责任,建立有利于农村教师发展的特殊制度,实现农村教师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联结。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