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启发:学习共同体内认知机制的探究

被引:13
作者
任英杰 [1 ]
徐晓东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人文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
相互启发; 认知机制; 主体间性; 交互理解; 教学相长;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4.04.011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在主体间性视野下的学习共同体呈现出主体二元性,交互主体双方建构出了主体间的社会关系;在"主体—主体"的交往模式中,学习者以对话的形式相互体验,相互理解,相互启发,在启发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受到启发而实现自我启发,即相互启发原理。其认知过程是:"原型激活—新异类比—打破思维定势"。这一原理直接指导着共同体的实践,如本文中校际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对学习共同体内认知机制的探究,对于教育教学创新、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方面有着现实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生态视域下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结构与特征 [J].
陆韵 .
基础教育研究, 2013, (24) :7-8
[2]   “学习共同体”相关概念辨析 [J].
潘洪建 .
教育科学研究, 2013, (08) :12-16
[3]   学习共同体内涵重审:课程教学的视域 [J].
卢强 .
远程教育杂志, 2013, 31 (03) :44-50
[4]   学习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及其方法论 [J].
任英杰 ;
徐晓东 .
远程教育杂志, 2012, 30 (01) :26-36
[5]   校际协作学习相互启发的原理及其教育价值 [J].
徐晓东 .
教育研究, 2011, 32 (08) :103-107
[6]   “在线教育实习共同体”的概念框架:目标、构成、特征与培育 [J].
郑燕林 ;
李卢一 .
远程教育杂志, 2011, 29 (02) :44-49
[7]   创新思维中原型激活促发顿悟的认知神经机制 [J].
邱江 ;
张庆林 .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 (03) :312-317
[8]   自我建构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J].
刘艳 .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 (03) :427-439
[9]   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社会互动与情境转换分析 [J].
辛文卿 .
情报杂志 , 2010, (S2) :162-164
[10]   校际协作学习方法和基于差异的学习策略的研究与进展 [J].
徐晓东 .
电化教育研究, 2010, (06) :1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