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维权理性的法理学思考

被引:1
作者
刘同君 [1 ]
闵海颖 [1 ]
冷勇 [2 ]
机构
[1] 江苏大学文法学院
[2] 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农民维权; 工具理性; 交往理性;
D O I
10.13317/j.cnki.jdskxb.2013.02.011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101 ;
摘要
当代农民维权行动具有强烈的工具理性特征。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农民维权行动虽能在特定个案中发挥作用,但其隐含的压制性逻辑却会对社会和谐产生负面影响,难以产生普适性的问题解决规则,难以摆脱工具理性自我否定的内在困境。交往理性是超越工具理性,并使农民维权行动获得理性化发展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2]   征地拆迁中农民的非理性维权行为与规制 [J].
贺佳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 24 (02) :87-91
[3]   依势博弈:基层社会维权行为的新解释框架 [J].
董海军 .
社会, 2010, 30 (05) :96-120
[5]   本田事件:中国劳工维权的理性标本 [J].
颜昌武 ;
朱泳东 .
决策, 2010, (08) :56-57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转化 [J].
陈其耐 .
人民论坛, 2010, (14) :36-37
[8]   “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 [J].
董海军 .
社会, 2008, (04) :34-58+223
[9]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J].
王锟 .
甘肃社会科学, 2005, (01) :120-122
[10]   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 [J].
张德胜 ;
金耀基 ;
陈海文 ;
陈健民 ;
杨中芳 ;
赵志裕 ;
伊莎白 .
社会学研究, 2001, (02) :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