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菜用大豆研究进展与生产利用现状

被引:61
作者
陈学珍
谢皓
李婷婷
郑晓宇
于同泉
李树臣
机构
[1]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
[2] 北京市农业应用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菜用大豆; 生产现状; 保健蔬菜; 品质;
D O I
10.13473/j.cnki.issn.1002-3186.2003.04.019
中图分类号
S643.7 [菜用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中国有种植菜用大豆的悠久历史。近十几年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上菜用大豆的主要出口国。笔者论述了菜用大豆的国际市场需求动态、科研生产现状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为拓展我国菜用大豆的消费市场和发展出口创汇生产及开展高产、优质、抗病育种提供参考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11 / 3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双膜毛豆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J].
陈璋峰 .
上海蔬菜, 2001, (02) :16-16
[12]   菜用大豆品质研究概况 [J].
王丹英 ;
汪自强 .
大豆通报, 2001, (02) :26-26
[13]   优质菜用大豆品种及栽培 [J].
王玉兰 ;
王铁军 ;
张海泉 ;
保丽萍 ;
耿智德 .
云南农业科技, 2000, (05) :19-21
[14]   菜用大豆新品种选育鉴定及评价 [J].
李莹 ;
李原萍 ;
张昕艳 ;
温淇汾 ;
高积孝 .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01) :28-30
[15]   东北大豆作为毛豆品种引种南方后有关性状的变化 [J].
朱国富 ;
孙方 ;
孔琦 ;
戚胜方 .
大豆科学, 1999, (04) :336-341
[16]   菜用大豆粒荚性状遗传变异及相关性的研究 [J].
武天龙 ;
赵则胜 ;
蒋家云 ;
蔡向忠 ;
汤楠 ;
赵晓东 .
上海农学院学报, 1999, (02) :79-84
[17]   菜用大豆“楚秀”鲜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J].
陈年镛 .
福建农业科技, 1999, (03) :8-9
[18]   赤霉素(GA3)、氯化二甲基哌啶嗡(MC)和高钾叶面肥(FF)对毛豆产量和品质的作用(英文) [J].
顾卫红 .
上海农业学报, 1998, (02) :45-50
[19]   不同氮肥管理对毛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甘银波 ;
胡韦华 ;
陈静 ;
Inekestulen .
湖北农业科学, 1996, (06) :34-36
[20]   毛豆(菜用大豆)引种试验 [J].
林密,卢淑雯,陈立新 .
北方园艺, 1996, (05)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