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山前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氮通量与调控

被引:15
作者
胡春胜
董文旭
张玉铭
程一松
李晓欣
杨莉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华北山前平原; 农田生态系统; 小麦-玉米轮作; 氮通量; 氮素损失; 灌溉; 施肥; 氮肥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针对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研究农田常规施肥[400 kg(N).hm-2.a-1]条件下作物氮素吸收与损失通量过程,并根据各氮素输出通量特征开展管理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全年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系统氮输入总量为561-580 kg(N).hm-2,输出量468-494 kg(N).hm-2,两季作物总盈余86-93 kg(N).hm-2,其中有机氮为24-36 kg.hm-2。氨挥发和NO3--N淋溶损失是该区域农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氮肥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平均每年因氨挥发而造成的肥料氮损失量为60 kg(N).hm-2,NO3--N淋溶损失量为47-84kg(N).hm-2,两者占施肥总量的30%。每年因硝化-反硝化过程造成的肥料损失很小,仅为5.0-8.7 kg(N).hm-2。通过施肥后适时灌水、合理调控灌水时间与用量,以及利用秸秆还田与肥料混合施用等管理措施可改善氮素的迁移和转化规律,有效减少氨挥发和NO3--N淋溶损失,并结合缓/控释肥与精准施肥技术,充分利用土壤本身矿质氮素,可有效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与促进农业持续和谐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97 / 10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华北山前平原农田氨挥发速率与调控研究 [J].
董文旭 ;
吴电明 ;
胡春胜 ;
张玉铭 ;
杨培培 ;
王莹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 (05) :1115-1121
[2]   华北山前平原农田土壤硝态氮淋失与调控研究 [J].
李晓欣 ;
马洪斌 ;
胡春胜 ;
张桂杰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 (05) :1109-1114
[3]   水肥耦合对华北高产农区小麦-玉米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淋失风险的影响 [J].
张玉铭 ;
张佳宝 ;
胡春胜 ;
赵炳梓 ;
朱安宁 ;
张立周 ;
宋利娜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 (03) :532-539
[4]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对玉米-小麦轮作体系土壤肥力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J].
张宏 ;
周建斌 ;
王春阳 ;
董放 ;
李凤娟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04) :693-697
[5]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氮素循环与平衡 [J].
赵荣芳 ;
陈新平 ;
张福锁 .
土壤学报, 2009, 46 (04) :684-697
[6]   水氮优化条件下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化肥氮的去向 [J].
潘家荣 ;
巨晓棠 ;
刘学军 ;
陈新平 ;
张福锁 ;
毛达如 .
核农学报, 2009, 23 (02) :334-340+307
[7]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氮素矿化及预测 [J].
巨晓棠 ;
刘学军 ;
张福锁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2) :2241-2245
[8]   氮素胁迫下的冬小麦高光谱特征提取与分析 [J].
程一松 ;
胡春胜 ;
郝二波 ;
于贵瑞 .
资源科学, 2003, (01) :86-93
[9]   田间土壤氨挥发的原位测定——通气法 [J].
王朝辉 ;
刘学军 ;
巨晓棠 ;
张福锁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02) :205-209
[10]   太行山山前平原高产区精准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J].
杨莉琳 ;
胡春胜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02) :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