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

被引:14
作者
陈志斌
陈梅
王龙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飞仙关组; 储集层; 成岩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薄片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对四川盆地东北部达州—宣汉地区鸡唱剖面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特征、成岩作用和成岩演化序列进行系统描述,认为该区飞仙关组飞二段鲕粒滩储层沉积相—成岩相演化与飞二段经历的2次海平面下降有关。储层的孔隙演化亦与这2次海退过程有关,孔隙大小由准沉积期的海水环境下的胶结成岩作用和混合水环境下的白云石化作用所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742 / 7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普光气田鲕滩云岩储层物性及天然气储量计算的量化 [J].
马永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4) :437-443
[2]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溶蚀机理探讨 [J].
吴凤 ;
尹太举 ;
朱永进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02) :203-205+215+647
[3]   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一——飞三段孤立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相及相关研究 [J].
冯仁蔚 ;
王兴志 ;
张帆 ;
庞艳君 ;
陈更生 ;
杨雨 ;
杨天泉 .
中国地质, 2008, (01) :54-66
[4]   普光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 [J].
马永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1) :1-7
[5]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白云岩储层的成因研究 [J].
郑荣才 ;
胡忠贵 ;
冯青平 ;
郑超 ;
罗平 ;
陈守春 .
矿物岩石, 2007, (04) :78-84
[6]  
普光气田深部优质白云岩储层形成机制[J]. 马永生,郭彤楼,赵雪凤,蔡勋育.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2)
[7]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 [J].
杨威 ;
魏国齐 ;
金惠 ;
张林 ;
沈珏红 ;
吴世祥 .
中国地质, 2007, (05) :822-828
[8]   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来自岩石结构的证据 [J].
高梅生 ;
郑荣才 ;
文华国 ;
李联新 ;
李虹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297-304
[9]   碳酸盐岩表生岩溶与埋藏溶蚀比较——以塔北和塔中地区为例 [J].
钱一雄 ;
Conxita Taberner ;
邹森林 ;
尤东华 ;
王蓉英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2) :1-7
[10]   溶蚀在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演化中的意义 [J].
曾德铭 ;
王兴志 ;
王思仪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1) :15-1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