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全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17
作者
马安成
汤虎良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
[2] 浙江师范大学
关键词
浙江金华双龙洞; 全新世;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D O I
10.19615/j.cnki.1000-3118.1992.04.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浙江金华双龙洞脊椎动物群包括9目24科48种,其中哺乳类47种,爬行类1种.成员中除含有 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 Crocuta ultima, Stegodon orientalis, Megatapirus augustus 和 Sus sp. (cf. xiaozhu)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典型绝灭种之外,大部分都是现生种类.经 14C 绝对年代测定,动物群的年代为 7815±385aB.P,晚于江苏溧水神仙洞动物群,早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河南淅川下王岗和广西桂林甑皮岩等遗址动物群,而与云南保山蒲缥遗址动物群接近.研究表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绝灭年代大约在5000-4000aB. P., 距今5000年的一次降温事件以及后来的人类活动可能是导致这个动物群最后灭绝的直接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312+338 +338-340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全新世温暖期中低温事件的初步研究 [J].
王开发 .
第四纪研究, 1990, (02) :168-174
[2]   禄丰古猿地点的猪尾鼠类化石 [J].
邱铸鼎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9, (04) :268-283+315
[3]   广西一些第四纪洞穴堆积中化石的氨基酸地质年龄 [J].
王将克 ;
陈水挟 ;
罗红红 ;
钟月明 .
人类学学报, 1989, (02) :172-176
[4]   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地理分布与划分 [J].
计宏祥 .
地层学杂志, 1987, (02) :91-102
[6]   贵州的短尾鼩(Anourosorex)化石 [J].
郑绍华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5, (01) :39-51
[7]   云南呈贡三家村晚更新世小哺乳动物群 [J].
邱铸鼎 ;
李传夔 ;
胡绍锦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4, (04) :281-293
[8]   浙江西天目山华严洞的动物化石 [J].
张明华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4, (02) :138-144+173
[9]   和县猿人地点小哺乳动物群 [J].
郑绍华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3, 21 (03) :230-240
[10]   湖南省西北部新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及其意义 [J].
王令红 ;
林玉芬 ;
长绍武 ;
袁家荣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2, (04) :350-358+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