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芜盆地陶村铁矿床磷灰石的LA-ICP-MS研究

被引:21
作者
张乐骏 [1 ,2 ]
周涛发 [1 ,2 ]
范裕 [1 ]
袁峰 [1 ]
钱兵 [1 ]
马良 [1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Ore Deposit(CODES),University of Tasmania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LA-ICP-MS; 磷灰石; 微量元素; 陶村铁矿床; 宁芜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31 [铁];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重要矿集区,磷灰石是该区各矿床中的标志性矿物。本文以宁芜玢岩铁矿典型代表的陶村铁矿床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区分析新技术和电子探针分析对该矿床中辉石闪长玢岩中的磷灰石(Ap-I)、浸染状磁铁矿矿石中的磷灰石(Ap-D)和脉状磁铁矿矿石中的磷灰石(Ap-V)进行了微量元素和主量元素成分分析。其结果表明辉石闪长玢岩中的磷灰石(Ap-I)和两种类型矿石中磷灰石(Ap-D和Ap-V)的主要元素成分变化范围都很小,均为氟磷灰石,并含有少量的S和Cl。其中Ap-I含有较高的Na、Mg、Si、V、Mn、Fe、Ga、Ge、Sr、Y、Zr、Ba、REE、Pb、Th和U。Ap-D中除了含有较高的Na、Mg、Si、V、Mn、Fe、Ga、Ge、Sr、Y、Zr、Ba、REE、Pb、Th和U之外,还含有Al、Sc、Cr、Ni和Cu。Ap-V与Ap-D不同的是Al、Sc、Cr、Ni和Cu的含量较低,只有少数分析点值高于仪器的检测限。岩浆岩中的磷灰石(Ap-I)和两种类型矿石中磷灰石(Ap-D和Ap-V)中Zr、Y、Lu、Yb、Mn和δEu之间的演变关系以及稀土元素分配形式表明陶村铁矿床的成矿热液来源于辉石闪长玢岩,从浸染状矿化到脉状矿化,成矿热液的氧逸度升高,成矿热液中的Y,REE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降低。陶村铁矿床为与辉石闪长玢岩密切相关的岩浆热液型矿床。将陶村铁矿床矿石中磷灰石(Ap-D和Ap-V)的F、Cl、S、REE组成与Kiruna型矿床和IOCG型矿床的同类成分进行对比发现,他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表明以陶村铁矿床为代表的宁芜玢岩型铁矿床既不属于Kiruna型矿床,也不属于IOCG型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834 / 84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Geochronology and significance of volcanic rocks in the Ning-Wu Basin of China[J]. David R COOKE.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1(02)
[2]   宁芜盆地闪长玢岩的形成时代及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J].
范裕 ;
周涛发 ;
袁峰 ;
张乐骏 ;
钱兵 ;
马良 ;
David RC .
岩石学报, 2010, 26 (09) :2715-2728
[3]   安徽铜陵新桥Cu-Au-S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LA-ICP-MS原位测定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J].
周涛发 ;
张乐骏 ;
袁峰 ;
范裕 ;
David RCooke .
地学前缘, 2010, 17 (02) :306-319
[4]   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机理与找矿模型 [J].
聂凤军 ;
江思宏 ;
路彦明 .
中国地质, 2008, (06) :1074-1087
[5]   铁氧化物-铜-金(IOCG)型矿床:基本特征、研究现状与找矿勘查 [J].
毛景文 ;
余金杰 ;
袁顺达 ;
程彦博 ;
谢桂青 ;
侯可军 ;
向君峰 ;
杨宗喜 .
矿床地质, 2008, (03) :267-278
[6]   三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 [J].
陈毓川 ;
裴荣富 ;
王登红 .
地质学报, 2006, (10) :1501-1508
[7]   宁芜盆地凹山和东山铁矿床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 [J].
马芳 ;
蒋少涌 ;
姜耀辉 ;
倪培 ;
凌洪飞 .
岩石学报, 2006, (10) :2581-2589
[8]   北羌塘新生代火山岩长石矿物激光探针原位测试及其微量元素特征初探 [J].
赖绍聪 ;
刘池阳 ;
伊海生 ;
S.Y.O’Reilly ;
张明 .
地质科学, 2003, (04) :539-545
[9]   国外铁氧化物铜—金矿床的特征及其研究现状 [J].
张兴春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4) :551-560
[10]   青藏高原北羌塘半岛湖新生代粗面玄武岩橄榄石电子探针和激光探针分析 [J].
赖绍聪 ;
伊海生 ;
刘池阳 ;
O’ReillySY .
矿物学报, 2002, (02)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