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矿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

被引:18
作者
王世东 [1 ,2 ]
刘毅 [1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2] 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模糊意见集中决策; 指标赋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 矿区; 土地损毁程度;
D O I
10.13930/j.cnki.cjea.150149
中图分类号
TD88 [矿区复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地损毁程度评价是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及制定复垦措施的重要依据。针对经典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确定指标权重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将模糊意见集中决策引入指标赋权法(G1法),建立基于改进G1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改进的评价模型应用到山西省富康源煤矿土地损毁程度评价中。根据土地损毁类型,研究区划分为两大类(塌陷地和压占地)共5个评价单元,构建研究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改进G1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5个评价单元进行损毁程度评价。结果表明,5个评价单元的土地损毁程度分别为:中度、轻度、轻度、重度、中度,运用该评价模型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基本一致,结合实地调研情况,表现了较高的可靠性。与经典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比,改进后的模型强调权重确定的科学性,克服了经典模型在指标数量较多时权重分配不合理的缺点。因此,该模型可应用于矿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工作中,在矿区土地复垦、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确定赔偿责任范围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191 / 11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GIS的煤矿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研究 [J].
陈秋计 .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3, 33 (04) :77-80
[2]   基于指数标度的G1法及其应用 [J].
常艳梅 ;
陈义华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3, 27 (08) :131-134
[3]   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 [J].
杨俊 ;
王占岐 ;
金贵 ;
程丙银 ;
侯现慧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8) :1036-1042
[4]   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模型的矿区耕地损毁程度评价 [J].
蒋知栋 ;
李晶 ;
高杨 ;
曾纪勇 ;
位蓓蕾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 (06) :765-771
[5]   基于土地破坏的矿区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 [J].
常青 ;
邱瑶 ;
谢苗苗 ;
彭建 .
生态学报, 2012, 32 (16) :5164-5174
[6]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经济开发区土地评价研究 [J].
何宏 ;
刘勇 ;
郭柏栋 ;
邵军师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S1) (S1) :158-161
[7]   煤矿开采土地破坏程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J].
唐辉 ;
魏峰远 .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1, 34 (05) :269-271
[8]   基于极限综合评价法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J].
王世东 ;
郭徵 ;
陈秋计 ;
张合兵 .
测绘科学, 2012, (01) :67-70+66
[9]   基于GIS的土地生态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 [J].
康家瑞 ;
刘志斌 ;
杨荣斌 .
系统工程 , 2010, (09) :108-113
[10]   东部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破坏耕地生产力评价研究 [J].
鲁叶江 ;
李树志 ;
高均海 ;
韩晶磊 ;
田迎斌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01) :29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