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历框架的设计与运行:香港的经验启示及建议

被引:25
作者
黄健 [1 ,2 ]
刘雅婷 [1 ]
江丽 [3 ]
郑慧仪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
[3]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
资历框架; 资历层级; 能力标准; 学分累积与转移; 先前学习; 质量保障;
D O I
10.13966/j.cnki.kfjyyj.2017.06.013
中图分类号
G729.2 [];
学科分类号
040107 ;
摘要
资历框架是以能力标准为本对各类资历进行分类、认定、衔接的新型资历制度,它对沟通各类教育、串联各种资历、联结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等发挥了立交桥作用。目前不少国家已建立或正在尝试推行资历框架制度,我国也将之提至政策层面,然而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资历框架尚未在学界和教育行政部门达成共识。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香港地区资历框架体系的构建经验,指出香港资历框架七个层级的设计密切结合了普通教育的体系架构,资历学分发挥了沟通或衔接不同资历的基准作用;在通用能力标准基础上已由22个行业咨询委员会制定了各行业能力标准,据此开发的能力本位教育培训课程在经质量评审机构认可后可登记在资历名册上供市民查阅。同时,香港还通过成立评审局、出台评审条例等措施保障资历框架的推广与运行。本文进一步对建立国家资历框架提出建议:如可依循普通教育学业阶梯和社会需求设定资历层级,通过知识、技能及其应用等多维度界定基准能力标准,依据行业需求开发行业能力标准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M].张伟远;段承贵;傅璇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
[2]   继续教育“立交桥”:框架与行动 [J].
柳士彬 .
教育研究, 2016, 37 (08) :125-131
[3]   中国香港地区资格框架:概况、进展及启示 [J].
王全珍 ;
王海东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 (03) :77-81
[4]   香港地区过往资历认可机制在资历架构中的运用 [J].
张岩 ;
刘永权 .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5, (03) :3-10
[5]   现代职业教育与国家资格框架构建 [J].
姜大源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21) :23-34
[6]   建立教育公平的终身学习体系:南非的经验和教训 [J].
张伟远 ;
傅璇卿 .
中国远程教育, 2014, (02) :16-23+95
[7]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资历框架研究 [J].
陈丽 ;
郑勤华 ;
谢浩 ;
沈欣忆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 (04) :9-18
[8]   终身教育的立交桥:香港资历架构的体系和实践 [J].
杨健明 ;
陈东山 .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03)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