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式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3
作者
马峻峰
机构
[1] 黑龙江省医院急诊内科
关键词
动静脉联合溶栓;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采取不同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动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取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对比两组血管再通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76.47%,高于对照组55.8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1 h、24 h NIHSS评分分别为(14.0±2.3)分、(8.1±2.2)分,均低于对照组(15.8±1.7)分、(9.5±1.7)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可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经颅超声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牛延良
    张舒校
    姜炎
    田志强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5, 37 (04) : 285 - 286
  • [2]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陈丽丽
    詹红艳
    王素洁
    李培
    刘江
    张艳红
    [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5, 14 (02) : 162 - 166
  • [3] 心房纤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张春阳
    石秋艳
    张会岭
    孙原
    [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4, 27 (06) : 422 - 424
  • [4]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动脉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的对比分析
    信宏
    史壮宏
    李浩
    孙启东
    [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 31 (06) : 558 - 559
  • [5] 后循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王建华
    李培
    王素洁
    亢瑞娜
    朱研峰
    陈丽丽
    王海英
    邢凤梅
    [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 17 (12) : 1907 - 1910
  • [6]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相关因素探讨
    田洪
    郝磊
    宋川
    张玉波
    周虎传
    刘磊
    [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 23 (10) : 839 - 842
  • [7] 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疗效比较及安全评价
    郭翠萍
    白青科
    赵晓晖
    陈娟
    沈健
    赵振国
    [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 (05) : 330 - 332
  • [8] 经颅超声溶栓联合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96例临床研究
    陈玉芹
    陈建权
    孔令希
    刘春梅
    陈文刚
    [J]. 河北中医, 2015, 37 (11) : 1755 -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