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防治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李文放
林兆奋
陈德昌
赵良
杨兴易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
[2] 解放军急救医学中心
[3] 解放军急救医学中心 上海
[4] 上海
关键词
大黄; 创伤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病死率;
D O I
10.16781/j.0258-879x.2004.11.007
中图分类号
R605.971 [外科休克];
学科分类号
100218 ;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黄防治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 1999年 1月至2 0 0 3年 12月长征医院急救科综合性加强监护病房 (GICU)收治的 2 3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患者 15 7例 ,女性 79例 ;年龄 13~ 76岁 ,平均 (4 5± 2 8)岁 ;分为大黄治疗组 (A组 ,n=12 4 )和非大黄治疗组 (B组 ,n=112 )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数、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 N)、丙氨酸转氨酶 (AL 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免疫球蛋白 (Ig A、Ig G和Ig M)、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MODS发生率、住院天数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A组患者氧合指数、SCr、BUN、AL T、AST、Ig G明显改善 (P<0 .0 5 ,P<0 .0 1) ,Ig A和 Ig M无显著性差异 ;B组仅 SCr、BU N和 Ig G有差异 (P<0 .0 5 ) ,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A、B两组 MODS发病率分别为 2 2 .6 % (2 8/12 4 )、4 0 .2 % (4 5 /112 ,P<0 .0 5 ) ;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 8.87% (11/12 4 )、33.0 3% (37/112 ,P<0 .0 5 ) ;住院天数分别为 (16 .7± 6 .9) d、(2 2 .8± 7.6 ) d(P<0 .0 5 ) ,病死率分别为 9.6 8% (12 /12 4 )、2 2 .3% (2 5 /112 ,P<0 .0 1)。 结论 :大黄可保护创伤性休克患者重要器官 (肺、肾
引用
收藏
页码:1182 / 11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16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J].
李文放 ;
林兆奋 ;
赵良 ;
杨兴易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 (06) :403-405
[2]   176例综合性加强监护病房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J].
杨兴易 ;
李文放 ;
严鸣 ;
陈德昌 ;
赵良 ;
林兆奋 .
中华消化杂志, 2004, (03) :51-52
[3]   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探讨 [J].
富维军 ;
滕青山 ;
黎檀实 ;
周宝林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 (12) :739-741
[4]   急性脊髓损伤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分析 [J].
郑联合 ;
马保安 ;
范清宇 ;
孙宏慧 ;
廖博 ;
尚保生 .
中国急救医学, 2003, (08) :20-21
[5]   创伤性休克与全身性炎症反应 [J].
陈世民 ;
葛菲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3, (04) :136-140
[6]   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李文放 ;
陈杰 ;
杨兴易 ;
景炳文 ;
陈德昌 .
中国急救医学, 2003, (02) :43-43
[7]   血液净化技术在ICU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 [J].
伍强 ;
孙艳 ;
吴庆禧 ;
张树新 .
中国血液净化, 2003, (01) :35-38
[8]   104例创伤性休克救治的回顾性分析 [J].
钟刚 ;
裴福兴 .
中国急救医学, 2002, (11) :30-32
[9]   大黄对创伤后脓毒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J].
陈德昌 ;
李红江 ;
乔林 ;
杨兴易 ;
景炳文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2, (01) :9-11
[10]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治疗研究 [J].
陈德昌 ;
杨兴易 ;
李红江 ;
景炳文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1, (03) :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