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再生稻茎生腋芽的生育特性观察
被引:9
作者:
郑荣和
[1
]
李小萍
[2
]
张上守
[1
]
卓传营
[1
]
姜照伟
[2
]
机构:
[1]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再生稻;
茎生腋芽;
顶端优势;
留桩高度;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2009.02.001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索再生稻高产途径,观察了各节位茎生腋芽的分化、生长、穗粒发育性状和茎生器官形态。结果表明:茎生腋芽在母茎抽穗前按由下而上的节位顺序开始幼穗第一苞分化,在母茎抽穗后按由上而下的节位顺序进入一、二次枝梗分化;在顶端优势控制下,茎生腋芽至母茎黄熟前3 d才开始萌发,萌发成穗率随节位下移而降低,且生长先天不足,每穗粒数仅为母茎的三分之一。争取再生季高产的关键,是在头季收割保留上位优势芽的基础上,大力提高下部茎生腋芽的萌发率,形成比头季多70%100%的穗数,以多穗补小穗的不足。倒3叶枕比倒2芽着生节部高8~16 cm,其高程可作为简捷诊断母茎适宜留桩高度的形态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