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经济梯度区典型农村居民点形态特征识别与调控

被引:14
作者
关小克 [1 ]
王秀丽 [2 ]
张佰林 [3 ]
任圆圆 [1 ]
李乐 [4 ]
机构
[1] 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4] 山东省东营市土地综合整治服务中心
关键词
经济梯度; 农村居民点; 农户; 宅基地; 院落空间结构; 调控; 乡村振兴战略;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10.023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河南省孟津县为例,在县域经济梯度划分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案例区,从农村居民点的景观结构与空间邻近特征、公共设施与住宅内部结构特征、农户生产生活与社会结构特征等要素出发,刻画农村居民点的经济梯度分异特征。结果表明:资源禀赋条件差异是造成村庄经济格局异化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又反作用于村庄的景观结构,农村居民点邻接景观地类是村庄内部功能结构的有效反映,良好的空间联通性是村庄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受村委"配套筹资能力"的影响,不同经济梯度区内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异巨大,农户的住宅结构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约束,且往往与农户的生计需求相匹配;村庄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村民受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就越强烈,经济发达地区农户的社会网络结构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传统农区则存在着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及大龄男青年的婚姻困难等系列问题。最后,本研究结合不同经济梯度下村庄演化趋势的判读,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方向和整治措施,研究结果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20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21]   基于生计转型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区域 [J].
陈秧分 ;
刘彦随 ;
杨忍 .
地理学报, 2012, 67 (03) :420-427
[22]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 [J].
龙花楼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2) :131-138
[23]   近30年冀鲁豫农业村落民宅景观演化过程与机理 [J].
房艳刚 ;
梅林 ;
刘继生 ;
胡亚娟 ;
韩默然 .
地理研究, 2012, 31 (02) :220-233
[24]   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变与重建 [J].
韩非 ;
蔡建明 .
地理研究, 2011, 30 (07) :1271-1284
[25]   社会转型期农村居住形态研究 [J].
欧阳国辉 ;
王轶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1, 34 (03) :90-94
[26]   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空间分异研究 [J].
刘玉 ;
刘彦随 ;
郭丽英 .
经济地理, 2010, 30 (06) :992-997
[27]   1979—2009年农村住宅的变化——以湖南的调研为例 [J].
卢健松 ;
姜敏 .
建筑学报, 2009, (10) :74-78
[28]   基于微观视角的河南省农区经济类型划分 [J].
乔家君 ;
李小建 .
经济地理, 2008, (05) :832-836+840
[29]   豫西地区窑院式民居空间特征研究——以河南省孟津县乔庄古民居为载体 [J].
陈红 ;
胡云杰 .
华中建筑, 2008, (04) :70-73
[30]   区域经济增长时空分异模拟方法——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 [J].
徐勇 ;
马国霞 ;
郭腾云 .
地理科学, 2007, (06) :749-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