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与绿原酸生物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20
作者
张星海 [1 ]
王岳飞 [2 ]
机构
[1]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
[2] 浙江大学茶学系
关键词
茶多酚; 绿原酸; 抗氧化; 自由基; 抗菌;
D O I
10.13305/j.cnki.jts.2007.01.006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为了研究茶叶与金银花中主要药效成分茶多酚和绿原酸生物活性的差异,应用过氧化值测定法、分光光度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分别比较茶多酚和绿原酸的抗氧化性、自由基清除能力、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6周的观测期内,浓度为100μg/g和200μg/g的茶多酚可将猪油的POV抑制在10meq/kg范围内,且抗氧化能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强,这与81%绿原酸有相似结果;20%绿原酸、81%绿原酸、95%茶多酚对DPPH和·O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27、1432、65、135、52mg/L和1908mg/L;95%茶多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500μg/g和250μg/g,81%绿原酸和20%绿原酸相应值分别为500μg/g、500μg/g和500μg/g、1000μg/g;研究结论为茶多酚(95%)在抗氧化性、清除DPPH能力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方面都要强于绿原酸(81%),在清除·OH能力上要弱于绿原酸,在食品、药品行业中茶多酚有望比绿原酸发挥更大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J].
赵昱 ;
赵军 ;
李湘萍 ;
周长新 ;
孙汉董 ;
郝小江 ;
肖培根 .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11) :869-874
[2]   绿原酸清除活性氧和抗脂质过氧化的研究 [J].
胡宗福 ;
于文利 ;
赵亚平 .
食品科学 , 2006, (02) :128-130
[3]   白藜芦醇对油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J].
周建军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01) :93-94
[4]   茶多酚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 [J].
刘本英 ;
王平盛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12) :92-94
[5]   茶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J].
韩驰 .
卫生研究, 2005, (02) :234-237
[6]   三种天然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J].
蔡志强 ;
赵希岳 ;
李亮 ;
李尔炀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4, (02) :93-95
[7]   金银花类中药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J].
李会军 ;
李萍 ;
张重义 ;
赵明强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2, (06) :42-44
[8]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 [J].
赵保路 .
科学通报, 2002, (16) :1206-1210
[9]   金银花对口腔病原性微生物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 [J].
孙延波,王云,关显智,冯延民,赵玉春 .
中国中药杂志, 1996, (04) :242-243+257
[10]  
赵保路 编著.氧自由基和天然抗氧化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