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研究既要重视政策制定,更要重视实践过程,将确定性治理目标与灵活性治理策略结合起来加以审视。当前,我国基层治理中广泛存在着资源依赖现象,基层组织以资源汲取和分配为依托,综合运用正面激励、反向约束两种治理机制,建构"软硬兼施"治理术,策略化地推进治理任务。这一方面凝固了基层既有利益结构;另一方面也动摇了末梢的传统社会基础,有必要重新发现"资源"的基层分布、运作逻辑及其问题困境。资源型治理强调资源嵌入与权力塑造的统一性,缓和了"后税费"时代基层治权式微的现实矛盾,为权力的非常规运作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策略化的治理举措将资源型治理置于合法性、正当性的困境,进而卷入"治理论""法治论"的争论。基层治理,既不能仅强调策略化、结果导向的治理范式,也不能偏好单一化视角的规则化、程式化的法治范式,而应着眼于二者的良性互动,建构治理范式与法治范式并存的"双轨制"治理,营造长效化的综合治理格局,夯实国家政权的基层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