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地层独居石Th(U)-Pb年龄对长江贯通时限的约束

被引:9
作者
范代读 [1 ]
李从先 [1 ]
Yokoyama Kazumi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Department of Geology National Science Museum Tokyo,Japan
关键词
河流沉积地貌学; 碎屑独居石; Th(U)-Pb年龄; 长江贯通时限;
D O I
10.16028/j.1009-2722.2006.07.004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新生代长江水系调整、东西贯通时限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长江发展演化的复杂性在近一个世纪的河流沉积地貌学研究中得到充分的认识,但在贯通时限问题上难以形成共识。河口地层中碎屑独居石的电子探针Th(U)-Pb年龄较好地限定长江东西贯通的时间在2.58MaBP前后。随着碎屑矿物微区分析技术的发展,锆石、独居石年代学和微区特征将成为研究流域演化、构造运动的主要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35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长江三峡阶地的年代对比法及其意义 [J].
向芳 ;
朱利东 ;
王成善 ;
李永昭 ;
杨文光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62-166
[2]   新生代亚洲形变与海陆相互作用 [J].
汪品先 .
地球科学, 2005, (01) :1-18
[3]   东北地区新生代侵入体的锆石激光探针U-Pb年龄测定与稀土元素成分分析 [J].
袁洪林 ;
吴福元 ;
高山 ;
柳小明 ;
徐平 ;
孙德有 .
科学通报, 2003, (14) :1511-1520
[4]   滇西北地区岩浆活动与长江第一弯形成的关系 [J].
曾普胜 .
地理学报, 2002, (03) :310-316
[5]   三门古湖沉积记录的环境变迁与黄河贯通东流研究 [J].
王苏民 ;
吴锡浩 ;
张振克 ;
蒋复初 ;
薛 滨 ;
童国榜 ;
田国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9) :760-768
[6]   黄河贯通时间的新探索 [J].
杨守业 ;
蔡进功 ;
李从先 ;
邓兵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2) :15-20
[7]   金沙江东流的研究 [J].
杨达源 ;
李徐生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317-322
[8]   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ICPMS)用于年轻锆石U-Pb定年 [J].
梁细荣 ;
李献华 ;
刘永康 ;
朱炳泉 ;
张海祥 .
地球化学, 2000, (01) :1-5
[9]   青藏高原隆起及海陆分布变化对亚洲大陆气候的影响 [J].
陈隆勋 ;
刘骥平 ;
周秀骥 ;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9, (04) :314-329
[10]   论长江三峡形成与中更新世大姑冰期的关系 [J].
唐贵智 ;
陶明 .
华南地质与矿产, 1997, (04) :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