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与飞仙关组天然气成藏差异性成因

被引:30
作者
范小军
机构
[1]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勘探研究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元坝地区;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 成藏差异性; 成因; 疏导体系; 储源关系; 压力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川东北元坝气田的气藏类型为我国埋藏最深、以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为主的大型礁滩岩性气藏,勘探形势整体较好,然而其海相主要产气层上二叠统长兴组与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气藏规模差异较大。为找出二者产能差异性的成因,对其储层、输导体系、压力系统及储源关系等特征进行了地质与成像测井相结合的综合分析。结论认为:该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上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膏盐岩盖层分布稳定,长兴组与飞仙关组气藏气源均主要来自上三叠统吴家坪组(P2w)和龙潭组(P2l)烃源岩;储层特征上的差异导致长兴组主要为中高产气藏,飞仙关组主要为低产气藏;而输导体系、压力系统、储源关系的不同,也对富集程度产生了一定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104 +1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普光气田与元坝气田礁滩储层特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 [J].
胡东风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0) :17-21+114
[2]   白云石化作用对元坝地区长兴组储层发育的影响 [J].
韩定坤 ;
傅恒 ;
刘雁婷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0) :22-26+115
[3]   元坝深层礁滩气田基本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 [J].
郭彤楼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0) :12-16+114
[4]   元坝地区深层礁滩储层多尺度地震识别技术 [J].
蒲勇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0) :27-31+115
[5]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台地边缘层序地层及其对储层的控制 [J].
郭彤楼 .
石油学报, 2011, 32 (03) :387-394
[6]   川东北元坝地区隐蔽气藏的勘探突破及其意义 [J].
胡东风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08) :9-12+110
[7]   川东北飞仙关组异常压力演化与油气成藏 [J].
过敏 ;
李仲东 ;
杨磊 ;
张健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1) :175-182+207
[8]   川东北元坝地区生物礁的识别与追踪 [J].
王银 .
天然气技术, 2009, 3 (04) :25-29+78
[9]   东营凹陷古近系储层超压成因及其成藏意义 [J].
操应长 ;
徐涛玉 ;
王艳忠 ;
刘晖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3) :34-38+178
[10]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及演化 [J].
段金宝 ;
黄仁春 ;
程胜辉 ;
曾韬 ;
朱祥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5 (06) :663-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