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隐性知识代际转移研究

被引:4
作者
徐萌娜
李建林
王明琳
机构
[1]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家族企业; 隐性知识; 知识转移; 代际传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5 [私营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隐性知识的代际转移事关家族企业核心能力的传承。在家族企业中,隐性知识的代际转移通过企业、家族及企业主三个层面进行;其具体实施,则可分为企业初始阶段、子女培养前期、子女培养后期、继承前一阶段、继承后一阶段五个阶段进行。在家族内的尤其是"子承父业"的传承成为普遍现象的现实情况下,我国家族企业唯有通过关注隐性知识代际转移并对其进行管理,才能更好地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组织知识创新体系运营机制研究 [J].
冯新舟 ;
何自力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 33 (01) :15-19
[2]   人际信任对员工隐性知识分享意愿的影响——以隐性知识分享动机为干扰变量 [J].
翟东升 ;
朱雪东 ;
周健明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32 (03) :25-29
[3]   “家和”真能“万事”兴吗?——基于企业家默会知识代际转移视角的一个实证检验 [J].
窦军生 ;
李生校 ;
邬家瑛 .
管理世界, 2009, (01) :108-120
[4]   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 [J].
吕卫文 .
科研管理, 2007, (06) :31-35+11
[5]   隐性知识视野下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J].
章小兵 .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32-35
[6]   企业文化与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关系研究 [J].
李纲 ;
田鑫 .
情报杂志 , 2007, (02) :4-6
[7]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国内外研究述评 [J].
冷晓彦 .
情报科学, 2006, (06) :944-948
[8]   企业隐性知识的产生途径及转化措施 [J].
何晓红 .
情报探索, 2006, (02) :24-26
[9]   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方法与组织文化研究 [J].
宋建元 ;
陈劲 ;
不详 .
技术经济 , 2005, (04) :27-30
[10]   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效率分析 [J].
宋建元 ;
陈劲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02)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