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根冠比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7
作者
黄德青 [1 ,2 ]
于兰 [3 ]
张耀生 [1 ]
赵新全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2]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工系
[3] 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天然草地; 生态系统; 生物量; 根冠比; 气候因子; 祁连山;
D O I
10.13866/j.azr.2011.06.001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利用祁连山北坡5类天然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5类草地的根冠比(R/S)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5类草地生物量为山地草甸>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高寒草原>山地荒漠草原,除高寒草原、山地草甸草原和山地草原的生物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类之间差异显著(P<0.05);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的R/S分别为9.3,8.7,5.1,7.0和7.1;5类草地R/S的季节变化均呈反抛物线型,但变化不尽相同;高寒草原的月R/S随上月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山地草甸草原和山地草原的月R/S随上月潜在蒸散量的增加也呈显著降低趋势,而山地草甸和山地荒漠草原的月R/S与前期的水热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25 / 10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Patterns of above-and belowground biomass allocation in China’s grasslands:Evidence from individual-level observations[J]. WANG Liang*,NIU KeChang,YANG YuanHe & ZHOU Peng Department of Ecology,Key Laboratory for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0(07)
[2]   恢复状态下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植被根冠比动态及影响因子 [J].
耿浩林 ;
王玉辉 ;
王风玉 ;
贾丙瑞 .
生态学报, 2008, (10) :4629-4634
[3]   中国北方天然草地的生物量分配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J].
王娓 ;
彭书时 ;
方精云 .
干旱区研究, 2008, (01) :90-97
[4]   内蒙古温带草地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马文红 ;
杨元合 ;
贺金生 ;
曾辉 ;
方精云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8, (01) :84-92
[5]   内蒙古温带草原的根冠比及其影响因素 [J].
马文红 ;
方精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774-778
[6]   西藏那曲地区高寒草地地下生物量 [J].
鄢燕 ;
张建国 ;
张锦华 ;
范建容 ;
李辉霞 .
生态学报, 2005, (11) :26-31
[7]   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贺金生 ;
肖玉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491-498
[8]   中国植被和土壤碳贮量 [J].
李克让 ;
王绍强 ;
曹明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72-80
[9]   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地下/地上生物量的研究 [J].
张娜 ;
梁一民 .
草业学报, 2002, (02) :72-78
[10]   植物地下生物量研究进展 [J].
宇万太 ;
于永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6) :92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