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藏温度对优质绿茶品质劣变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萧力争 [1 ]
刘仲华 [1 ]
胡祥文 [2 ]
龚志华 [1 ]
肖文军 [1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2] 湖南省农技推广总站
关键词
优质绿茶; 贮藏; 温度; 品质劣变;
D O I
10.13331/j.cnki.jhau.2007.02.022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以优质绿茶为原料,进行为期12个月的贮藏试验,研究贮藏温度对优质绿茶品质劣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5,0,4℃及室温下贮藏10个月后,优质绿茶的物理性状、品质成分含量、感官品质都有下降或劣变.茶汤明暗度表征量L,茶汤透光率T640值逐渐下降,茶汤红绿色度表征度a,茶汤黄蓝色度表征度b值逐渐上升且增幅较大;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的含量下降,含水量上升,感官品质下降,不同温度间差异显著.贮藏温度越低,优质绿茶的品质成分保留量越多,感官品质保持得越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低温保鲜优质绿茶货架期品质劣变的研究 [J].
萧力争 ;
胡祥文 ;
龚志华 ;
肖文军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316-319
[2]   名优绿茶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J].
胡祥文 ;
甘霖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265-268
[3]   茶汤色差与茶叶感官品质相关性研究 [J].
陆建良 ;
梁月荣 ;
龚淑英 ;
顾志蕾 ;
张凌云 ;
徐月荣 .
茶叶科学, 2002, (01) :57-61
[4]   茶叶陈化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J].
刘霞林 .
茶叶通讯, 1998, (04) :23-25
[5]   绿茶贮藏过程中茶多酚含量的变化与感官品质的关系 [J].
王登良 .
茶叶科学, 1998, (01) :61-64
[6]   儿茶素提制工艺技术研究 [J].
刘仲华 ;
黄建安 ;
施兆鹏 ;
王增盛 ;
陈慧衡 ;
施龄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6) :42-47
[7]   名优茶进入销售时代 [J].
徐永成 .
中国茶叶加工, 1997, (03) :2-4
[8]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茶叶中的儿茶素 [J].
杜琪珍 ;
李名君 ;
程启坤 .
中国茶叶, 1996, (02) :20-21
[9]   茶叶陈化原理及FTS茶叶保鲜剂的应用 [J].
尹军峰 ;
罗龙新 .
中国茶叶, 1994, (03) :2-3
[10]   浅谈茶叶的劣变及保鲜技术 [J].
杨普香 ;
李文金 .
蚕桑茶叶通讯, 1992, (03)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