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地震前后应力轴偏转和应力降求取应力量值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万永革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应力量值; 地震应力降; 应力轴转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2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求解震源处应力量值,运用大地震造成的应力方向偏转和地震应力降给出了求取震源处应力大小的方法.地震前后的应力方向可根据大量前震和余震震源机制统计给出;地震应力降可通过地震波或地壳形变资料的震源破裂反演研究得到.该研究对地震动力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72 / 4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根据走滑大地震前后应力轴偏转和应力降求取偏应力量值的研究 [J].
万永革 ;
沈正康 ;
兰从欣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3) :838-844
[2]   1996年川滇地区发生的一次应力转向事件 [J].
王凯英 ;
马瑾 ;
顾国华 ;
刁桂苓 .
地学前缘, 2003, (S1) :233-239
[3]   唐山地震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强度的初步分析 [J].
赵建涛 ;
崔效锋 ;
谢富仁 ;
不详 .
地震学报 , 2002, (03) :268-276+335
[4]   中国西部地震视应力的空间分布 [J].
吴忠良 ;
黄静 ;
林碧苍 ;
不详 .
地震学报 , 2002, (03) :293-301
[5]   东亚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图的编制 [J].
许忠淮 .
地震学报 , 2001, (05) :492-501
[6]   青藏高原北、东边缘第四纪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 [J].
谢富仁 ;
张世民 ;
窦素芹 ;
崔效锋 ;
舒塞兵 .
地震学报, 1999, (05) :502-512
[7]   利用震源机制解对中国西南及邻区进行应力分区的初步研究 [J].
崔效锋 ;
谢富仁 .
地震学报, 1999, (05) :513-522
[8]   根据环境应力场寻找中国大陆地区的潜在震源区 [J].
陈培善,白彤霞,肖磊 .
地震学报, 1995, (03) :294-304
[9]   利用断层滑动资料确定鲜水河断裂带现代构造应力的方向和大小 [J].
谢富仁,李宏 .
地震学报, 1995, (02) :164-171
[10]   分析地震波估算地壳内的应力值 [J].
陈培善 .
地震学报, 1981, (03) :25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