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油田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油藏裂缝发育规律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赵良金 [1 ,2 ]
黄新文 [2 ]
王军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低渗油藏; 地应力; 天然裂缝; 人工裂缝; 注水开发; 文东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文东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油藏利用岩心、薄片观察、压力恢复试井研究了天然裂缝的存在。通过凯塞效应、波速各向异性、古地磁、井孔崩落掉块等方法研究了地应力特征。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大断层、天然裂缝走向垂直或近于垂直,人工裂缝方向基本平行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运用主曲率法定量预测天然裂缝走向,长度和强弱。天然裂缝以构造成因为主,主要形成于古近纪东营组沉积时期。在不同的开发阶段,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对注水开发影响程度不同。针对目前天然裂缝已经基本闭合的事实,在进行注采井网部署时重点考虑人工裂缝对开发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古龙-徐家围子地区营城组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构造裂缝发育区带预测及对比研究 [J].
魏春光 ;
雷茂盛 ;
万天丰 ;
接维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78-84+105
[2]   神经网络在低渗透油田试井解释中的应用 [J].
王安辉 ;
宇淑颖 ;
张英魁 ;
王龙源4苗德顺 ;
盛国军 ;
刘家君 ;
王琳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3) :338-343
[3]   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二—四段构造应力场模拟及裂缝发育区带预测 [J].
张守仁 ;
万天丰 ;
陈建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70-74+80
[4]   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主要矛盾机理及合理井距分析 [J].
王端平 ;
时佃海 ;
李相远 ;
陈光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87-89
[5]   分砂层地质曲率分析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J].
胡宗全 ;
廖红伟 ;
刘人和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5) :450-454
[6]   裂缝性油气储层定量综合评价——以辽河油田齐家古潜山基岩储层为例 [J].
尹志军 ;
彭仕宓 ;
高荣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3) :240-244
[7]   R/S分析在储层垂向非均质性和裂缝评价中的应用 [J].
胡宗全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4) :382-386
[8]   构造应力与油气藏生成及分布 [J].
孙樯 ;
谢鸿森 ;
郭捷 ;
苏根利 ;
丁东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2) :99-103
[9]   鄯善油田地应力、裂缝系统与油田开发 [J].
张莉 ;
岳乐平 ;
杨亚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4) :330-332
[10]   油井压裂效果分析方法 [J].
毕研斌 ;
石红萍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