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研究——基于1998-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
被引:19
作者:
刘玉
[1
,2
]
王国刚
[2
]
高秉博
[1
]
周艳兵
[1
,3
]
机构:
[1]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中国;
粮食总产量;
人均粮食占有量;
重心模型;
空间自相关;
时空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重心迁移模型、基尼系数等模型,从区域、省域和县域不同尺度定量分析1998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时空演进特征。结果表明(1)1998~2010年间,粮食总产量增加了0.34亿t,粮食总产量较低的区域处于控制地位且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粮食总产量较高的区域集中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等;粮食总产量的两极分化趋势加剧并向主产县域集中,人均粮食占有量区域差异增大,人均粮食占有量接近的单元在空间上积聚。(2)1998~2009年间,省域和县域的粮食生产向北方集中,人口却向南方积聚,粮食区域供需矛盾加剧。(3)基于1998年县域粮食总产量、1998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和1998~2009年间人均粮食净变化量将研究区划为6类,输入需求强、人均粮食占有量递减型的县域个数最多。明确不同区域粮食增产的努力方向,创新国家公共资源投入与区域粮食生产级别相挂钩的配置政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73 / 677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