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养殖模式罗非鱼品质的比较

被引:25
作者
叶鸽 [1 ,2 ]
郝淑贤 [1 ]
李来好 [1 ]
林婉玲 [1 ]
邓建朝 [1 ]
魏涯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
[2]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 营养成分; 感官特性; 理化特性; 氨基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4.1 [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083204 ;
摘要
比较分析鱼菜共生养殖、纯投料养殖2种养殖模式奥尼罗非鱼的肌肉营养成分、感官特性、理化特性、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2种养殖模式下罗非鱼的水分、粗脂肪、粗灰分和总糖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而粗蛋白的含量差异显著;感官评定中,2种养殖模式下的罗非鱼的鲜味存在显著差异,而口感、嫩度及可接受值差异均不显著;理化指标中,2种养殖模式的罗非鱼最终pH值、熟肉率和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差异,持水性、滴水损失、肌内脂肪、肌原纤维断裂指数、肌红蛋白含量有显著差异;肌肉中检测到18种常见氨基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他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种养殖模式的罗非鱼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2.49%(鱼菜共生模式)和22.45%(纯投料模式),无显著差异;鱼菜共生模式养殖的罗非鱼中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纯投料模式;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5.13%(鱼菜共生模式)和51.18%(纯投料模式),无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0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罗非鱼血液综合利用的研究思路及展望 [J].
刘在军 ;
岑剑伟 ;
李来好 ;
杨贤庆 ;
郝淑贤 ;
魏涯 ;
周婉君 .
南方水产科学, 2012, 8 (02) :76-80
[2]   乳酸菌利用罗非鱼下脚料水解液发酵L-乳酸的探讨 [J].
邓楚津 ;
赖丽芬 ;
曾少葵 ;
张小红 ;
李瑞杰 .
南方水产科学, 2012, 8 (01) :61-66
[3]   鳙在冷藏和微冻贮藏下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J].
洪惠 ;
朱思潮 ;
罗永康 ;
余健 .
南方水产科学, 2011, 7 (06) :7-12
[4]   低温对罗非鱼类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 [J].
段志刚 ;
吴金英 ;
李文笙 .
南方水产科学, 2011, 7 (06) :77-82
[5]   不同饲养条件下的鳙鱼肌肉营养成分研究 [J].
黄湘芬 ;
陈开健 ;
许宝红 ;
余建波 ;
吕松霖 .
当代水产, 2011, 36 (07) :57-61
[6]   不同规格鲆鲽类的生化组成及营养价值比较 [J].
滕瑜 ;
郭晓华 ;
苑德顺 ;
王彩理 .
渔业科学进展, 2010, 31 (04) :120-125
[7]   人工养殖大鲵肉营养成分分析 [J].
黄世英 ;
郭文韬 ;
杨志伟 ;
敖明章 ;
王建文 ;
余龙江 .
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 (05) :1023-1024
[8]   点篮子鱼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J].
赵峰 ;
章龙珍 ;
宋超 ;
庄平 ;
刘鉴毅 ;
张涛 .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09, 18 (03) :308-313
[9]   阿拉善荒漠草地牧草氨基酸组成特点与营养价值研究 [J].
刘永红 ;
陈菊兰 ;
张洪荣 ;
肖金玉 ;
傅华 .
草业学报, 2008, 17 (06) :25-33
[10]   利用生物技术育种促进苜蓿产业发展 [J].
王爱国 ;
曹竑 .
草业科学, 2007, (04)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