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不同养殖模式罗非鱼品质的比较
被引:25
作者:
叶鸽
[1
,2
]
郝淑贤
[1
]
李来好
[1
]
林婉玲
[1
]
邓建朝
[1
]
魏涯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
[2]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来源: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
营养成分;
感官特性;
理化特性;
氨基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4.1 [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083204 ;
摘要:
比较分析鱼菜共生养殖、纯投料养殖2种养殖模式奥尼罗非鱼的肌肉营养成分、感官特性、理化特性、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2种养殖模式下罗非鱼的水分、粗脂肪、粗灰分和总糖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而粗蛋白的含量差异显著;感官评定中,2种养殖模式下的罗非鱼的鲜味存在显著差异,而口感、嫩度及可接受值差异均不显著;理化指标中,2种养殖模式的罗非鱼最终pH值、熟肉率和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差异,持水性、滴水损失、肌内脂肪、肌原纤维断裂指数、肌红蛋白含量有显著差异;肌肉中检测到18种常见氨基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他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种养殖模式的罗非鱼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2.49%(鱼菜共生模式)和22.45%(纯投料模式),无显著差异;鱼菜共生模式养殖的罗非鱼中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纯投料模式;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5.13%(鱼菜共生模式)和51.18%(纯投料模式),无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00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