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垩白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7
作者
彭勃
陈光辉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水稻; 垩白; 生理机制; 遗传机制; 影响因素;
D O I
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09.05.007
中图分类号
S51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优质稻米的最主要品质性状之一就是垩白性状指标,该指标直接关系到稻米的商品价值以及稻米品质构成,同时也是优质稻选育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本文对前人关于水稻垩白形成的生理、经典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表明水稻的垩白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与水稻"源"与"库"关系、籽粒灌浆动态以及胚乳内淀粉的合成与积累密切相关。灌浆期的温度、光照、肥水条件等对水稻垩白的发生也有影响,但是不同品种对外界条件的影响反应不一。在经典遗传上对垩白发生的原因也是说法不一。对水稻优质育种提出了一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10 / 3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不同水稻品种(系)的垩白差异及胚乳细胞学结构研究 [J].
常红叶 ;
康海岐 ;
傅华龙 ;
唐薇薇 ;
邓禹 ;
刘佳 ;
兰利琼 .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927-932
[2]   结实期低温对杂交水稻胚乳结构的影响 [J].
袁莉民 ;
常二华 ;
徐伟 ;
王志琴 ;
杨建昌 .
作物学报, 2006, (01) :96-102+164
[3]   水稻穗上不同部位籽粒垩白性状的差异 [J].
董明辉 ;
桑大志 ;
王朋 ;
张文杰 ;
杨建昌 .
作物学报, 2006, (01) :103-111
[4]   稻米的品质和影响因素 [J].
王忠 ;
顾蕴洁 ;
陈刚 ;
熊飞 ;
李运祥 .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02) :231-241
[5]   不同垩白粳稻灌浆动态比较研究 [J].
杨福 ;
宋慧 ;
崔喜艳 ;
马景勇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13-17
[6]   灌浆期气象因子对杂交中籼稻米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J].
徐富贤 ;
郑家奎 ;
朱永川 ;
王贵雄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1) :73-77
[7]   稻米品质形成的气候生态条件评价及我国地域分布规律 [J].
程方民 ;
刘正辉 ;
张嵩午 .
生态学报, 2002, (05) :636-642
[8]   环境因子对宁夏水稻品质性状的影响——水稻主要品质性状对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J].
殷延勃 ;
朱美静 ;
马洪文 ;
王昕 ;
钱前 ;
王磊 .
宁夏农林科技, 2002, (02) :17-19
[9]   早籼稻籽粒灌浆动态与稻米垩白形成关系的研究 [J].
蔺万煌 ;
萧浪涛 ;
吴顺 .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01) :13-16+23
[10]   生态环境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J].
杨化龙 ;
杨泽敏 ;
卢碧林 .
湖北农业科学, 2001, (06)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