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案件上诉问题研究

被引:12
作者
赵菁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上诉权; 权利保障; 自愿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2018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未对认罪认罚案件的上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鉴于认罪认罚案件可能包含被告人对权利的放弃等原因,应对其是否设置上诉权、上诉权的范围、上诉审查及二审如何处理进行法律完善。参考域外认罪协商类制度上诉权的范围以及被告人权利保障、司法风险、效率等价值之间的平衡,我国应限缩认罪认罚案件的上诉权。应基于被告人上诉的真实动因进行分类,设置有条件的上诉权。认罪认罚案件上诉的审查方式为基于被告人认罪自愿性的审查,宜引入无效辩护概念;二审处理中应增加违背意愿认罪情形等的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比较法视野下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的上诉权 [J].
孙长永 .
比较法研究, 2019, (03) :37-52
[2]   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留所上诉问题研究 [J].
董坤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9, 40 (03) :117-124
[3]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研究报告——基于18个试点城市的调查问卷分析 [J].
李本森 .
法学家, 2018, (01) :165-178+196
[4]   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中的潜在风险及其防范 [J].
史立梅 .
当代法学, 2017, 31 (05) :121-131
[5]   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上诉应对机制 [J].
颜世征 ;
张楚昊 .
人民检察, 2017, (15) :38-40
[6]   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完善——以实证研究为视角 [J].
刘广三 ;
李艳霞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4) :45-53
[7]   德国刑事协商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J].
高通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3) :152-172
[8]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的异同及其启示 [J].
樊崇义 ;
徐歌旋 .
中州学刊, 2017, (03) :44-51
[9]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若干争议问题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17, (01) :35-52
[10]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若干重要问题探讨 [J].
陈光中 ;
马康 .
法学, 2016, (08)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