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籽粒β-葡聚糖的积累动态

被引:3
作者
李贞
张燕
赵雪峰
樊明寿
郑克宽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燕麦; β-葡聚糖; 葡萄糖; 积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6 [燕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给燕麦优化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和高β-葡聚糖含量的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地区的四个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燕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开花到籽粒完全成熟,β-葡聚糖含量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其中总β-葡聚糖在花后15 d内迅速合成,是β-葡聚糖合成积累的关键时期,之后合成和积累速度减缓,其中可溶性β-葡聚糖在花后10 d内积累速度较快,而后变缓。不同燕麦品种的β-葡聚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可溶性β-葡聚糖所占比例表现为皮燕麦高于裸燕麦。从燕麦籽粒形成到成熟,不同品种籽粒中葡萄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花后15 d左右达到最大值,葡萄糖含量与β-葡聚糖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葡萄糖含量不是燕麦籽粒中β-葡聚糖合成的限制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燕麦中β-葡聚糖的含量分析及其性质研究.[D].邓万和.中国农业大学.2005, 05
[2]   Cultivar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1→3,1→4)-β-D-glucan and protein content in malting barley [J].
Zhang, G ;
Chen, J ;
Wang, J ;
Ding, S .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2001, 34 (03) :295-301
[3]  
中国燕麦.[M].杨海鹏;孙泽民 编.农业出版社.1989,
[4]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M].薛应龙 主编;上海植物生理学会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5]   燕麦β-葡聚糖的合成与积累 [J].
李贞 ;
王凤梅 ;
樊明寿 ;
黄美琴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6, (05) :163-166
[6]   品种和环境效应对燕麦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 [J].
邓万和 ;
王强 ;
吕耀昌 ;
周素梅 .
中国粮油学报, 2005, (02) :30-32
[7]   燕麦β-葡聚糖的保健作用及影响其积累的因素 [J].
王凤梅 ;
樊明寿 ;
郑克宽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02) :116-118
[8]   挤压法生产可溶性燕麦纤维的研究 [J].
王常青 ;
朱志昂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2, (02) :45-48
[9]   β-葡聚糖与β-葡聚糖酶 [J].
刘雨田 ;
郭中文 .
畜禽业, 2000, (07) :42-43
[10]  
Mixed Linkage (1-3); (1-4)-beta-D-Glucans of Grasses..Buckeridge M S;Rayon C;Urbanowicz B;etc;.Cereal Chem.200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