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耕层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王莲莲
张树兰
杨学云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 长期肥料试验; 土壤有机碳; 土壤无机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土20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储量变化的影响。试验包括休闲(Fallow,FL)、撂荒(Setaside,SL)、不施肥(CK)、单施氮(N)、氮钾(NK)、磷钾(PK)、氮磷(NP)、氮磷钾(NPK)、氮磷钾配合秸秆还田(SNPK)、氮磷钾配合低量有机肥(M1NPK)和氮磷钾配合高量有机肥(M2NPK)11个处理。结果表明,CK和FL处理等质量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仍维持在试验前水平,NP和SL处理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年均增加分别达到347 kg/hm2和518 kg/hm2,此4个处理等质量耕层土壤无机碳储量均较试验开始前(Initial soil,IniS)显著下降,尤其是NP处理显著低于其它3个处理。与IniS和CK相比,除NK处理外的所有施肥处理均显著地提高了等质量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其大小顺序为M2NPK>M1NPK>SNPK>NPK≈NP>PK≈N,最大年均增加量为M2NPK 944 kg/hm2,最小为N 127 kg/hm2。施肥处理除PK和M2NPK处理外,其它处理等质量耕层土壤无机碳储量均较试验前明显降低,可能是由于土壤酸化所致。PK和M2NPK处理无机碳储量能够维持不下降,表明土壤无机碳和有机碳在适合条件下可能有某种关系。试验结果还显示,长期试验20年除M1NPK和M2NPK处理外,其它处理耕层土壤容重均明显高于试验开始前,表明等质量土壤碳储量与等深度碳储量相比可以更好地反映土壤碳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04 / 4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施肥措施对黄土旱塬区小麦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J].
高会议 ;
郭胜利 ;
刘文兆 ;
车升国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6) :1333-1338
[2]   关中农田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空间变异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J].
王金贵 ;
王益权 ;
徐海 ;
冯小龙 ;
王永健 ;
伏耀龙 ;
张育林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7 (06) :23-26+32
[3]   中国农田施用化学氮肥的固碳潜力及其有效性评价 [J].
逯非 ;
王效科 ;
韩冰 ;
欧阳志云 ;
段晓男 ;
郑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0) :2239-2250
[4]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 [J].
曾骏 ;
郭天文 ;
包兴国 ;
王卓 ;
孙建好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 (02) :11-14
[5]   固碳土壤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J].
潘根兴 ;
周萍 ;
李恋卿 ;
张旭辉 .
土壤学报, 2007, (02) :327-337
[6]   不同施肥措施对潮土有机碳平衡及固碳潜力的影响 [J].
尹云锋 ;
蔡祖聪 .
土壤, 2006, (06) :745-749
[7]   1980—2000年中国耕作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J].
于严严 ;
郭正堂 ;
吴海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6) :123-130
[8]   湖南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演变趋势 [J].
彭佩钦 ;
刘强 ;
黄道友 ;
汪汉林 ;
唐国勇 ;
苏以荣 .
环境科学, 2006, (07) :1319-1322
[9]   耕作方式对耕层黑土有机碳库储量的短期影响 [J].
梁爱珍 ;
张晓平 ;
杨学明 ;
CFDrury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6) :1287-1293
[10]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 [J].
黄耀 ;
孙文娟 .
科学通报 , 2006, (07) :750-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