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渗流物理特征的几点新认识

被引:32
作者
计秉玉 [1 ]
赵宇 [2 ]
宋考平 [2 ]
许关利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毛管数; 润湿角; 界面张力; 相对渗透率; 驱油效率; 低渗透储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2 [油气水渗流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对于低渗透油藏,油水界面张力、岩石润湿性和孔喉比是影响产量和采收率的重要因素,而润湿指数和润湿角通过毛管数与驱油效率有直接的定量关系。该文提出了一个关联着界面张力、润湿性和孔喉比的修正毛管数概念,建立了基于Amott润湿指数与USBM指数的润湿角表征方法,继而推导出低渗透储层毛管数表达式,并通过岩心实验确定出其与残余油饱和度的关系。以此为基础给出不同界面张力与润湿情况下的相对渗透率曲线、驱油效率和注入能力的计算公式,揭示了各种油藏物理参数之间的关联性,为优化低渗透油层化学驱改变界面张力、润湿性控制参数,进而为提高驱油效率和采收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3+149 +1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碳酸盐岩油藏岩石润湿性评价实验研究 [J].
曹立迎 ;
孙建芳 ;
徐婷 ;
曹丽丽 ;
蔺高敏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 21 (04) :89-92+117
[2]   致密油藏储层驱替特征及开发效果——以鄂尔多斯盆地上里塬地区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例 [J].
韩永林 ;
刘军锋 ;
余永进 ;
王胜华 ;
沈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 35 (02) :207-211
[3]   低渗透油藏预测模型和水驱曲线联解法及应用 [J].
尹洪军 ;
张欢欢 ;
杨春城 ;
钟会影 ;
曲鹏 .
特种油气藏, 2013, 20 (06) :66-68+144
[4]   蒸汽驱对低渗透稠油油藏岩心润湿性的影响 [J].
孙仁远 ;
马自超 ;
张建山 ;
徐婷 ;
刘传喜 .
特种油气藏, 2013, 20 (06) :69-71+144
[5]   高温低渗油藏表面活性剂驱影响因素研究 [J].
孙琳 ;
田园媛 ;
蒲万芬 ;
辛军 ;
吴雅丽 .
油田化学, 2013, 30 (02) :216-220
[6]   高含水阶段重新认识水驱油效率 [J].
纪淑红 ;
田昌炳 ;
石成方 ;
叶继根 ;
张祖波 ;
傅秀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3) :338-345
[7]   特低渗透储层渗流特征和影响因素 [J].
何文祥 ;
马清 ;
马超亚 .
科技导报, 2011, 29 (01) :36-39
[8]  
毛管数实验曲线再研究[J]. 戚连庆,刘宗昭,杨承志,易飞,王宏申,史锋刚.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9 (06)
[9]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J].
王瑞飞 ;
沈平平 ;
宋子齐 ;
杨华 .
石油学报, 2009, 30 (04) :560-563+569
[10]  
润湿性对油水渗流特性的影响[J]. 宋新旺,张立娟,曹绪龙,侯吉瑞,岳湘安.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9 (03)